?
???? 七歲兒童基本都進入小學一年級,隨著孩子開啟新的成長之旅,很多問題隨之而來。但很多問題都呈現(xiàn)隱性表現(xiàn),因為絕大多數(shù)家長不懂家庭教育,自然也就看不到問題的產(chǎn)生。特別是不重視家庭教育的父親,抱著孩子大了,可以省心了的想法,全然不去介入學習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更無法去承擔家庭教育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父親教育缺失,母親教育又無法解決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后所產(chǎn)生的諸多問題,同時由于工作忙,無法顧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只能讓家中老人更多介入孫輩的上學和放學接送,平時的生活照料等事情。
一
老人更多承擔對孫輩的照料,恰使孩子問題進一步積累。下面我列舉兩個事例。
事例一:男孩兒小A,父親忙于工作,經(jīng)常早出晚歸,很少能陪伴孩子。母親早晨匆匆為孩子做好早飯,催促孩子起床、洗漱、吃飯后,便去上班了。母親上班走后,小A上學只能由爺爺去送。爺爺手牽著孫子,幫著孫子背著書包,一老一小的身影,就這樣開始了新的一天。放學后,由于小A媽媽下班時孩子已經(jīng)放學,沒有時間去接,也只好交由老人接回家。孩子回到家后,無法正常寫作業(yè),因為老人管不了,孩子不是沒完沒了地看動畫片,就是用電腦游戲。待小A母親回到家后,看到孩子還在電視前看動畫片,感覺很無奈。匆匆吃一口飯,便開始催促和陪伴孩子寫作業(yè),孩子寫作業(yè)速度很慢,常是一寫一晚上。小A經(jīng)常邊寫作業(yè)邊玩兒,甚至有時明明會的題,還要問答案。課上愛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經(jīng)常被老師批評,小A母親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表現(xiàn),情緒常常被弄的很煩躁。
事例二:女孩兒小B,父母都是上班一族,由于孩子爺爺已經(jīng)去逝,便把母親接來一起生活。平時老人料理一些家務(wù),早晚負責接送孫女上學。小B母親非常重視對女兒的教育,平時也看一些家庭教育書籍,但是父親卻很少學習,性格比較急躁,對女兒要求比較高,動不動就因為女兒表現(xiàn)不如意而指責和打罵孩子。小B母親看到丈夫?qū)ε畠哼@樣簡單粗暴,看到婆婆對孫女過度的溺愛,非常焦慮。盡管她也苦口婆心勸丈夫一定要改變教育方法,但是夫妻間的分歧越來越突出,幾乎沒辦法心平氣和地交流,常常是一談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吵架。而婆婆對孩子的溺愛,也讓小B母親倍感無奈,盡管有時也勸老人,不要太慣孩子,但是老人依然我行我素。小B在這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很多問題一一暴露出來,飯不喂不吃,作業(yè)不逼不寫,早晨不給穿衣服不下地,課堂上坐不住,愛撒謊,隨意發(fā)脾氣等。
二
上述兩個事例盡管是個別現(xiàn)象,但是卻代有普遍性,為什么老人辛苦照料孫輩,反而會讓隔代教育問題更加棘手,更為復雜了呢?下面我分析一下原因。
原因一:老人不了解獨生子女一代的成長環(huán)境。盡管老人們都含辛茹苦把兒女養(yǎng)育成人,成家立業(yè),但是由于子女一代所處的時代不同,每個家庭都有多個孩子,教育方式自然也不同,老人們再用當年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面對孫輩一代,幾乎很難像當年教育自己的兒女一樣教育孫輩。
原因二:隔代親現(xiàn)象涉及到復雜的情感問題。我經(jīng)常接觸一些老人,看到他們過度呵護寵愛孫輩的現(xiàn)象,通過近距離了解,發(fā)現(xiàn)老人們內(nèi)心總是裝著很多憂慮。一家一個孩子,怕磕著碰著傷著,如果有個萬一,沒辦法和兒女交待。同時由于只有這么一個孫輩,以稀為貴,更加寵愛,完全失去原則。由于在一個家庭里生活,老人子女的關(guān)系,尤其是婆媳關(guān)系,丈母娘和女婿關(guān)系極為敏感,老人常怕因為關(guān)系處理不好,造成家庭矛盾,所以,在面對孫輩教育時,常會以孩子開心,不哭鬧為原則,完全忽略理性教育問題。
原因三:老人不清楚孫輩教育的復雜性。由于家里只一個孩子,缺乏成長的競爭性,處處吃獨食,常讓孫輩在家里自我意識非常強,只要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無理取鬧。這就是使老人很難對孫輩進行教育和引導,時間長了,老人在孫輩眼中的威信就會下降,說不聽,勸不聽,教育自然無效。老人無法實施教育時,孫輩的好習慣養(yǎng)成,品質(zhì)培養(yǎng)便成了難題。
原因四:兒女逃避責任,不盡家庭教育義務(wù),老人不明就理。很多老人認為照料孫輩是天經(jīng)地儀,不管多苦多累,仍會默默承受。老人干的越多,會讓兒女付出越少,這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兒女在教育孩子上的懶惰性。老人不讓位現(xiàn)象,常使家庭教育分工更為混亂,盡管有的年輕父親,或者母親想教育好孩子,但老人缺乏原則,常使教育成為阻力,負面的干擾。這種現(xiàn)象,在很多家庭里表現(xiàn)的特別突出。
原因五:兒女社會競爭壓力大,無暇顧及孩子教育,老人心疼兒女。不可否認的是,當代年輕父母相比老一代人面臨的社會競爭壓力更大,有時想自己承擔教育的全部,但是由于忙于工作,常有心無力。老人看到兒女每天為工作奔波勞累,舔犢之情便他們不得不付出更多,以減輕兒女的工作壓力。但是這樣一來,隔代教育的負面問題會產(chǎn)生更多,像對孫輩的溺愛和無原則,常使孫輩成長中很難在品質(zhì)道德方面從小打下良好基礎(chǔ)。一旦孩子物質(zhì)過度滿足,而精神世界空虛,就會自我意識非常嚴重,自私和冷漠便會充斥著孩子們的大腦,這對孩子的成長幾乎是致命的缺陷。
三
盡管隔代教育問題比較棘手,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年輕父母還必須要著手解決,否則孩子剛進入一年級,就問題不斷,必將為今后的教育帶來更多的麻煩。我相信睿智的家長,一定會有憂患意識,也堅信大家能看清自己家庭中存在的隔代教育問題,只要您本著對孩子成長負責的精神,相信隔代教育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
解決辦法一:明確家庭教育責任,減少老人參與對孫輩的教育時間。有的年輕父母可能會說出很多理由,認為自己確實顧不上孩子的教育。如果你有很理由,那只能說你在逃避責任,用懶惰面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此說來,想解決隔代教育問題就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了。但如果你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必須要明確身為父親,或者母親的教育責任,這種責任是老人所不可取代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夫妻之間必須要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時間做好協(xié)調(diào),至少要有一個人每天接力式來做好孩子的生活料理和教育。只有確實把家庭教育責任明確了,才能為教育提供保障。年輕父母真正承擔起了家庭教育責任,這就可以減少老人參與對孫輩教育的時間,也就最大程度減少了隔代教育的負面影響。
解決辦法二:年輕父親回歸家庭本位,參與家庭事務(wù)。很多家庭里,大都隨意性強,幾乎不做家庭事務(wù)的分工,因為傳統(tǒng)家庭里都是女人做家務(wù)。如果想解決隔代教育問題,年輕父親就必須要參與家務(wù)事務(wù),以減少孩子母親的家務(wù)量。父親回歸家庭本位,自然就在會在家的時間多一些,夫妻共同操持家務(wù),用在家務(wù)的時間量上人均比例相對就要少一些。以往一個人干的活兒,現(xiàn)在兩個人干,自然就干的快。這樣一來,就為家庭教育節(jié)省出大量的時間,有了時間,教育投入時間就自然增多。年輕父母為家庭付出多了,老人就相應(yīng)減少了付出,隔代教育干擾也就相應(yīng)減少了。
解決辦法三:年輕父母要賦予老人明確和有限的責任。如果你家里隔代教育問題比較突出,就必須要正確分析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問題。當把問題做總結(jié)、歸類和分析之后,選擇合適的時間召開家庭會議,會上坦誠地和老人一起來商量,讓老人清楚自己身上存在哪些問題。一般來說,老人都能理解兒女,只是看兒女是否真正承擔起家庭責任。只要老人看到兒女在教育孩子方面給予充分的重視,老人自然樂得一個輕閑。只要老人清楚自己在家里該負責什么,該做什么,目標就明確了,分工就清晰了,就解決了家庭秩序混亂原現(xiàn)象。
解決辦法四:盡可能讓孩子少接觸老人。孩子進入一年級后,如果年輕父母工作忙,在家時間少,如果你當?shù)赜型邪嗷蛘咝★堊乐惖臋C構(gòu),考查后,可以把孩子送到托班,在那里孩子獨立能力,自覺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多,因為孩子們統(tǒng)一在老師的組織和指揮下做事和學習,有利于鍛煉動手動腦的機會。當然,這里要做好老人的工作,讓老人有一個適應(yīng)期。開始階段,老人往往會心里不痛快,認為兒女不信任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對孫輩的心理依賴會下降,轉(zhuǎn)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解決辦法五:年輕父母要做好孝順父母的榜樣。在很多家庭里,年輕父母在孝順老人方面做的很差,每天只見老人忙碌,不見老人輕閑。平日里感恩老人的話語也不多見,這樣老人就成了家里的雜役和保姆,讓孩子習以為常,完全感受不到父母對老人的關(guān)心和疼愛,以及體諒。如果年輕父母能改變以往的做法,每天都關(guān)心老人的身體,關(guān)心老人的心情,照顧老人的生活,就給孩子充分展示了孝道。再通過教育和引導,就很容易讓孩子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解決辦法六:年輕父母要盡可能多引導孩子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事無大小,哪怕引導和提醒孩子說一聲謝謝,問候一下老人,為老人倒一杯水,遞一個水果,揉揉肩,捶捶背,打一盆洗腳水,也會讓老人內(nèi)心感受到孫輩成長所帶來的喜悅。而當老人老人看到孫輩如此懂事時,自然就信服于兒女的教育,之前因為送孩子去托班而產(chǎn)生的分享焦慮,會隨之而去。換而言之,當孩子每做好一次時,年輕父母及時肯定和鼓勵孩子,會讓孩子內(nèi)心產(chǎn)生極大的愉悅感。孩子的情感教育,就在這快樂的感受中得到發(fā)展和培養(yǎng)。相信通過今后的堅持,會讓孩子在愛與感恩方面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解決辦法七:如果有條件,最好和老人分開住。同在一個家庭里,老人很難做到不干與兒女的教育,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建議年輕父母如果有條件,最好和老人分開住。利用周末時間,或者假期里,帶孩子去看望老人,表達孝心。做到這一步,需要以解決前面所提及的辦法為前提,否則,一步跨越到此,可能很難做到,凡事要秩序漸進,切莫盲目求快。
解決辦法八:年輕父母要多為孩子尋找玩伴兒,以減少孩子對老人的依賴?,F(xiàn)在很多孩子童年缺少伙伴,這對孩子來講是很糟糕的事。孩子的人際關(guān)系構(gòu)建,最初就是從玩伴兒關(guān)系中獲得經(jīng)驗,得到鍛煉的。如果你是有心人,不妨多留意本小區(qū),或者孩子的同學,友善地接觸孩子,接觸他們的父母,時間長了,大家就建立起信任關(guān)系,讓孩子小伙伴父母放心地與你孩子一起玩耍,或者來你家里作客,通過共同教育,就會讓孩子因為有了小伙伴而感受到生活的快樂。
四
以上就七歲兒童的隔代教育問題,做了事例列舉,原因分析,以及方法解決。盡管篇幅很長,但都是從面上去做規(guī)律性總結(jié),還要看到每個家庭情況都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年輕父母理性面對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否則,你不可能讓隔代教育得到合理解決。
就拿我的家庭來說,父母從農(nóng)村老家來,隔代教育問題并不比任何一個家庭少,相反還要突出,為了解決隔代教育問題,我花了盡五六年的時間,才徹底解決。把老人接到城里來后,盡管經(jīng)濟壓力很大,但是還是給老人在樓下租了房子分開住。隨著孩子進入小飯桌時間的增長,老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逐漸適應(yīng)了孫子不在身邊的生活。
所以,面對家里隔代教育問題,請年輕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恒心,只要你們能堅持做好,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晰的思維,善待老人,孝順老人,定能讓家庭和睦,幸福,彼此互相尊重和信任。當具備這一切有利條件時,家庭教育就能夠得到真正的落實,孩子的健康成長就很容易實現(xiàn)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