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下)歷史 冷戰(zhàn) 單元測試卷
一、選擇題
1、美國高呼著”共產主義的威脅發(fā)動冷戰(zhàn),卻干著控制別國、擴大本國利益的勾當。“共產主義擴張”只是美國制造出來實現自己戰(zhàn)略目的的“神話”。這反映美國發(fā)動冷戰(zhàn)的根本目的是( ?)D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歐 ???????C.遏制蘇聯 ???????D.稱霸世界
2、“美國不會在歐洲試圖從二戰(zhàn)中恢復、蘇聯尋求擴大其實力并在世界各地擴大影響力時袖手旁觀、毫無作為?!睘榇?、美國在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B
A.羅斯福新政 ???????B.馬歇爾計劃 ??????C.成立北約 ???????D.成立華約
3、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政府公開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為非常強大而且具有穩(wěn)定的自立經濟的民主國家”。其意圖主要是( ??)D
A.鏟除軍國主義????B.穩(wěn)定日本政局 ?????C.鞏固兩極格局 ???D.遏制共產主義
4、下列圖片反映了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B
?
“杜魯門主義”的提出 ??????????北約的成立 ????????????《華沙條約》簽字儀式
A.美國的霸權主義 ???????????????????????B.“冷戰(zhàn)”中的對峙
C.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D.美蘇握手結盟
5、電影往往是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映。1948年后,美國好萊塢拍攝了以蘇聯對美國威脅為主題的《鐵幕背后》、《紅色威脅》等電影。這反映的現實背景是( ??)B
A.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B.美蘇冷戰(zhàn)中的對峙
C.“一超多強”局面形成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
6、小強對某一時期的歷史特別感興趣,收集到以下三幅圖片,他感興趣的是()C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全球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C.美蘇“冷戰(zhàn)” ??D.美國的崛起
7、“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硝煙剛剛散盡,一場新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緊接著又拉開了序幕?!辈牧现羞@場“戰(zhàn)爭”開始的標志是()
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馬歇爾計劃的提出
C.北約組織的建立 ????????????????????D.華約組織的形成
8、從1948年到1950年,美國向歐洲16個國家提供了130多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美國此舉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D
A.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復蘇 ?????????????B.使美國在西歐的勢力更為鞏固
C.穩(wěn)定資本主義制度 ?????????????????????D.標志著美蘇“冷戰(zhàn)”正式開始
9、“美國對蘇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須是一種長久而耐心地,同時又堅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國對外擴張傾向的政策?!毕铝袑儆诿绹鋺?zhàn)政策表現的是( ?)A
①提出杜魯門主義②建立“華約” ③建立“北約”④推行馬歇爾計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圖片反映了同一個主題,概括最恰當的是( ??)B
????????????
?1947年杜魯門主義 ????????馬歇爾計劃 ?????????????????????北約的成立
A.歐洲一體化 ??????????????????????B.冷戰(zhàn)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D.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
11、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推出“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現任總統(tǒng)特朗普又提出“印太戰(zhàn)略”,其實質都是新形勢下圍堵、遏制中國發(fā)展的霸權主義戰(zhàn)略。七十年前,美國也曾對蘇聯實行類似的政策,它是( ??)D
A.門羅主義 ?????B.門戶開放政策 ??????C.綏靖政策 ??????D.冷戰(zhàn)政策
12、二戰(zhàn)結束后不久便進入“冷戰(zhàn)”時期,美國和蘇聯及其各自的盟國在冷戰(zhàn)中己經擺好了作戰(zhàn)的姿勢,開始了主要在政治、經濟和宣傳層面的對抗。下列關于冷戰(zhàn)的表述,錯誤的是( ?)D
A.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冷戰(zhàn)開始????B.德國的分裂是美蘇冷戰(zhàn)的直接后果
C冷戰(zhàn)雙方是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 ?????????????D.冷戰(zhàn)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
二、材料題
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紐約時報》1月14日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曾多次提議美國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特朗普曾向其高級國家安全官員表示,他不知道這個軍事同盟有何意義,他認為這是美國的一個負擔?!都~約時報》稱,現在,總統(tǒng)對“退出北約”的反復提及,讓美國國家安全官員們愈加擔心,總有一天,特朗普會因為北約盟友的軍費支出達不到他的要求而再次考慮退出。
﹣﹣摘編自2019年1月16日《參考消息》
材料二:當地時間2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兩黨立法,表達了國會對北約的堅定支持,拒絕總統(tǒng)特朗普潛在嘗試退出北約的任何努力。該法案還呼吁北約各成員國履行承諾,即將GDP的2%用于國防開支。眾議員帕內塔強調,美國留在北約對阻止俄羅斯的戰(zhàn)略進攻至關重要。
﹣﹣摘編自2019年1月23日海外網
(1)材料一中的“組織”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哪一國家?與該組織相對峙的是哪一組織?這兩大組織的對峙,導致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
(2)根據材料指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提議美國退出北約的理由是什么?針對這種理由,美國國會采取了什么措施?
(3)美國憲法對總統(tǒng)與國會之間的關系是怎樣規(guī)定的?結合材料二,說明美國國會拒絕特朗普嘗試退出北約的主要原因。
1、【答案】
(1)北約;華約;兩極格局。
(2)北約盟友的軍費支出達不到他的要求;美國國會通過一項兩黨立法,拒絕總統(tǒng)特朗普潛在嘗試退出北約的任何努力。
(3)總統(tǒng)享有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美國留在北約對阻止俄羅斯的戰(zhàn)略進攻至關重要。
2、自從近代以來世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先后經歷了“一體化”、“工業(yè)化”、“兩極化”。如今呈現出“碎片化”狀態(tài)。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一體化】
材料一……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同時,……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漸確立起來。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2分)
【工業(yè)化】
材料二:從18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前期,先后經歷兩次工業(yè)革命,從”手工工場生產”過渡到“大機器生產”,逐步實現了工業(yè)化。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試舉出交通方面的發(fā)明兩例。(2分)并用其中一例說明科技“刷新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存在著“潛在的危險”。(2分)
【兩極化】
材料三:結合下圖按要求作答。
?
(3)二戰(zhàn)后,美蘇兩國由戰(zhàn)時的同盟關系轉而走向對抗。兩極格局政治方面的對抗開始于什么事件?兩極格局正式形成在什么事件之后?兩極格局結束于哪件事?(3分)
【碎片化】
材料四:當今的世界格局仍處于一個過渡期,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權力的轉移和擴散,權力從傳統(tǒng)強國歐美向新興大國轉移,并擴散至其它地區(qū),世界格局有進入“碎片化”時代的征兆。
——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國際形勢黃皮書》
(4)根據材料四,說說世界政治格局進入“碎片化”時代呈現出怎樣的發(fā)展趨勢?(2分)與此同時世界經濟格局正發(fā)生著怎樣的變化?(2分)
材料五:我們正處于一個挑戰(zhàn)頻發(fā)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fā)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qū)熱點持續(xù)動蕩,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
結合材料五和所學知識,說說影響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三點,不得照抄原文)(3分)
2、【答案】
(1)根源:爭奪煤鐵資源。對立表現:三國同盟和三國協(xié)約的對抗;一戰(zhàn)中的凡爾登戰(zhàn)設;戰(zhàn)后法國參與簽訂懲罰德國的《凡爾賽條約》。(4分))
(2)方式:經濟合作(經濟利益綁定;煤鋼聯營)。作用:逐漸消除了戰(zhàn)爭留下的積怨,實現了和解,有利于歐洲一體化進程;隨著歐洲各國合作的不斷加強,促進了歐洲經濟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5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了美蘇長期冷戰(zhàn)對時的兩極格局。請回答:
(1)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什么?兩極格局形成后。美蘇冷戰(zhàn)對抗嚴重威脅了人類進步和安全。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4分)
(2)在兩極格局下,世界各國競爭激烈。閱讀下列大事年表:
1964年?匈牙利成立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
1965年?美國工業(yè)生產增長率達到9.9%
1967年?法、意等國成立了歐洲共同體
1986年?蘇共二十七大通過了以根本變革經濟體制為主的改革綱領
1987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蘇聯。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回答:根據上述大事年表,歸納二戰(zhàn)后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兩條基本線索及其對兩極格局的影響。(3分)
(3)美蘇兩極冷戰(zhàn)對峙的格局雖已結束,但關于冷戰(zhàn)起源的問題依然值得人們深思。
觀點一:二戰(zhàn)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盟主,其稱霸世界的野心愈益膨脹,把經過戰(zhàn)爭洗禮而強大起來的蘇聯視為實現其野心的障礙。
觀點二:美國確立了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日益把蘇聯看做其稱霸全球的主要障礙。蘇聯認為戰(zhàn)爭是資本主義壟斷和競爭的產物,美國自然是蘇聯潛在的防御對象,二戰(zhàn)后蘇聯極力在歐洲擴張自己的勢力。
回答:上述兩種觀點在冷戰(zhàn)起源問題上有何區(qū)別?如果據此展開基于歷史證據的研究性學習,你認為如何才能探尋到冷戰(zhàn)起源的真相?(3分)
3、答案
(1)北約和華約組織的成立;(2分)如古巴導彈危機,使人類瀕臨核戰(zhàn)爭的邊緣。(2分)
(2)兩條線索: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主義國家在改革中探索前進;(2分)影響:有力沖擊著兩極格局,推動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fā)展。(1分)
(3)觀點一:美國爭奪世界霸權,把蘇聯矜做其稱霸全球的主要障礙;觀點二:美國欲稱霸世界,蘇聯極力在歐洲擴張自己的奶力,兩國斗爭針鋒相對。(2分)通過考察、訪談、査閱第一手的文獻資料等形式,獲取資料信息。對搜集到的資料信總進行組織和加工處理,探尋考證冷戰(zhàn)起源的真相。(言之有理即可,1分)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