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口袋書專題三:標點符號知識清單(二)
?
清單二 ?標號
標號的作用是標明,主要標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詞語)的特定性質(zhì)和作用。包括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分隔號。
1.引號
引號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nèi)容或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引號的形式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左側(cè)的為前引號,右側(cè)的為后引號。
(1)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nèi)容。如:
李白詩中就有“白發(fā)三千丈”這樣極盡夸張的語句。
(2)標示需要著重論述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如:
這里所謂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標示語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如別稱、簡稱、反語等。如:
①電視被稱作“第九藝術”。
②人類學上常把古人化石統(tǒng)稱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
③有幾個“慈祥”的老板把撿來的菜葉用鹽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當引號中還需要使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如:
他問:“老師,‘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5)獨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號;不止一段時,每段開頭僅用前引號,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號。如:我曾在報紙上看到有人這樣談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和不喜歡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和不擅長什么。……
“幸福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選擇。……”
(6)在書寫帶月、日的事件、節(jié)日或其他特定意義的短語(含簡稱)時,通常只標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強調(diào)該事件或節(jié)日本身時,也可連同事件或節(jié)日一起標引。如:
①“5·12”汶川大地震
②“五四”以來的話劇,是我國戲劇中的新形式。
③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
(7)“叢刊”“文庫”“系列”“書系”等作為系列著作的選題名,宜用引號標引。當“叢刊”等為選題名的一部分時,放在引號之內(nèi),反之則放在引號之外。如:
①“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②“中國哲學典籍文庫”
③“20世紀心理學通覽”叢書
2.括號
括號標示語段中的注釋內(nèi)容、補充說明或其他特定意義的語句。括號的主要形式是圓括號“(????)”,其他形式還有方括號“[????]”、六角括號“﹝ ﹞”和方頭括號“【 】”等。
(1)標示下列各種情況,均用圓括號:
a)標示注釋內(nèi)容或補充說明。如:
我校擁有特級教師(含已退休的)17人。
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熱烈鼓掌)
b)標示訂正或補加的文字。如:
信紙上用稚嫩的字體寫著:“阿夷(姨),你好!”。
該建筑公司負責的建設工程全部達到優(yōu)良工程(的標準)。
c)標示序次語。如:
語言有三個要素:(1)聲音;(2)結構;(3)意義。
思想有三個條件:(一)事理;(二)心理;(三)倫理。
d)標示引語的出處。如:
他說得好:“未畫之前,不立一格;既畫之后,不留一格?!?《板橋集·題畫》)
e)標示漢語拼音注音。如:
“的(de)”這個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最常用。
(2)標示作者國籍或所屬朝代時,可用方括號或六角括號。如:
[英]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
〔唐〕杜甫著
(3)報刊標示電訊、報道的開頭,可用方頭括號。如:
【新華社南京消息】
(4)標示公文發(fā)文字號中的發(fā)文年份時,可用六角括號。如:
國發(fā)〔2011〕3號文件
(5)標示被注釋的詞語時,可用六角括號或方頭括號。如:
〔奇觀〕奇?zhèn)サ木跋蟆?/span>
【愛因斯坦】物理學家。生于德國,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移居美國。
(6)除科技書刊中的數(shù)學、邏輯公式外,所有括號(特別是同一形式的括號)應盡量避免套用。必須套用括號時,宜采用不同的括號形式配合使用。如:
〔茸(róng)毛〕很細很細的毛。
(7)括號可分為句內(nèi)括號和句外括號。句內(nèi)括號用于注釋句子里的某些詞語,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應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后。句外括號則用于注釋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結構獨立,不屬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應位于所注釋語段的句末點號之后。如: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語句的停頓、語氣以及標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詞語)的特定性質(zhì)和作用。(數(shù)學符號、貨幣符號、校勘符號等特殊領域的專門符號不屬于標點符號。)
3.破折號
破折號標示語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釋、補充說明或語音、意義的變化。
破折號的形式是“——”。
(1)標示注釋內(nèi)容或補充說明(也可用括號)。如:
①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內(nèi)山老板走了過來。
②我一直堅持讀書,想借此喚起弟妹對生活的希望——無論環(huán)境多么困難。
(2)標示插入語(也可用逗號)。如:
這簡直就是——說得不客氣點——無恥的勾當!
(3)標示總結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號)。如:
①堅強,純潔,嚴于律己,客觀公正——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②畫家開始娓娓道來——數(shù)年前的一個寒冬,……
(4)標示話題的轉(zhuǎn)換。如:
“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嗎?”趙七爺?shù)吐曊f道。
(5)標示聲音的延長。如:
“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
(6)標示話語的中斷或間隔。如:
①“班長他犧——”小馬話沒說完就大哭起來。
②“親愛的媽媽,你不知道我多愛您。——還有你,我的孩子!”
(7)標示引出對話。如:
——你長大后想成為科學家嗎?
——當然想了!
(8)標示事項列舉分承。如:
根據(jù)研究對象的不同,環(huán)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huán)境聲學;
——環(huán)境光學;
——環(huán)境熱學;
——環(huán)境電磁學;
——環(huán)境空氣動力學。
(9)用于副標題之前。如:
飛向太平洋
——我國新型號運載火箭發(fā)射目擊記
(10)用于引文、注文后,標示作者、出處或注釋者。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②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
——《漢書》
③很多人寫好信后把信箋折成方勝形,我看大可不必。(方勝,指古代婦女戴的方形首飾,用彩綢等制作,由兩個斜方部分疊合而成?!幷咦?
4.省略號
省略號標示語段中某些內(nèi)容的省略及意義的斷續(xù)等。省略號的形式是“……”。
(1)標示引文的省略。如:
我們齊聲朗誦起來:“……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span>
(2)標示列舉或重復詞語的省略。如:
①對政治的敏感,對生活的敏感,對性格的敏感,……這都是作家必須要有的素質(zhì)。
②他氣得連聲說:“好,好……算我沒說?!?/span>
(3)標示語意未盡。如:
①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見一縷炊煙,……
②你這樣干,未免太……!
(4)標示說話時斷斷續(xù)續(xù)。如:
她磕磕巴巴地說:“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認錯了?!?/span>
(5)標示對話中的沉默不語。如:
“還沒結婚吧?”
“……”他飛紅了臉,更加忸怩起來。
(6)標示特定的成分虛缺。如:
只要……就……
(7)在標示詩行、段落的省略時,可連用兩個省略號(即相當于十二連點)。如:
①從隔壁房間傳來緩緩而抑揚頓挫的吟詠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②該刊根據(jù)工作質(zhì)量、上稿數(shù)量、參與程度等方面的表現(xiàn),評選出了高校十佳記者站。還根據(jù)發(fā)稿數(shù)量、提供新聞線索情況以及對刊物的關注度等,評選出了十佳通訊員。
…………
(8)不能用多于兩個省略號(多于12點)連在一起表示省略。省略號須與多點連續(xù)的連珠號相區(qū)別(后者主要是用于表示目錄中標題和頁碼對應和連接的專門符號)。
(9)省略號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詞語不能同時使用。在需要讀出來的地方用“等”“等等”“什么的”等詞語,不用省略號。如:
含有鐵質(zhì)的食物有豬肝、大豆、油菜、菠菜……等。(誤)
含有鐵質(zhì)的食物有豬肝、大豆、油菜、菠菜等。(正)
5.著重號
著重號標示語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著重號的形式是“?”,標注在相應文字的下方。
(1)標示語段中重要的文字。如:
①詩人需要表現(xiàn),而不是證明。
②下面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標示語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如:
下面加點的字,除了在詞中的讀法外,還有哪些讀法?
著急 子彈 強調(diào)
6.連接號
連接號標示某些相關聯(lián)成分之間的連接。連接號的形式有短橫線“-”、一字線“—”和浪紋線“~”三種。
(1)標示下列各種情況,均用短橫線:
a)化合物的名稱或表格、插圖的編號。如:
3-戊酮為無色液體,對眼及皮膚有強烈刺激性。
參見下頁表2-8、表2-9。
b)連接號碼,包括門牌號碼、電話號碼,以及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年月日等。如:
安寧里東路26號院3-2-11室
聯(lián)系電話:010-88842603
2011-02-15
c)在復合名詞中起連接作用。如:
吐魯番-哈密盆地
d)某些產(chǎn)品的名稱和型號。如:
WZ-10直升機具有復雜天氣和夜間作戰(zhàn)的能力。
e)漢語拼音、外來語內(nèi)部的分合。如:
shuōshuō-xiàoxiào(說說笑笑)
盎格魯-撒克遜人
讓-雅克·盧梭(“讓-雅克”為雙名)
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為復姓)
(2)標示下列各種情況,一般用一字線,有時也可用浪紋線:
a)標示相關項目(如時間、地域等)的起止。如:
沈括(1031—1095),宋朝人。
2011年2月3日—10日
北京—上海特別旅客快車
b)標示數(shù)值范圍(由阿拉伯數(shù)字或漢字數(shù)字構成)的起止。如:
25~30g
第五~八課
(3)浪紋線連接號用于標示數(shù)值范圍時,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前一數(shù)值附加符號或計量單位可省略。如:
5公斤~100公斤(正)
5~100公斤(正)
7.間隔號
間隔號標示某些相關聯(lián)成分之間的分界。間隔號的形式是“·”。
(1)標示外國人名或少數(shù)民族人名內(nèi)部的分界。如:
①克里絲蒂娜·羅塞蒂
②阿依古麗·買買提
(2)標示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界。如:
《淮南子·本經(jīng)訓》
(3)標示詞牌、曲牌、詩體名等和題名之間的分界。如:
①《沁園春·雪》
②《天凈沙·秋思》
③《七律·冬云》
(4)用在構成標題或欄目名稱的并列詞語之間。如:
《天·地·人》
(5)以月、日為標志的事件或節(jié)日,用漢字數(shù)字表示時,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間隔號;當直接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時,月、日之間均用間隔號(半角字符)。如:
①“九一八”事變 “五四”運動
②“一·二八”事變 “一二·九”運動
③“3·15”消費者權益日 “9·11”恐怖襲擊事件
(6)當并列短語構成的標題中已用間隔號隔開時,不應再用“和”類連詞。如:
《水星·火星和金星》(誤)
《水星·火星·金星》(正)
8.書名號
書名號標示語段中出現(xiàn)的各種作品的名稱。書名號的形式有雙書名號“《 》”和單書名號“< >”兩種。
(1)標示書名、卷名、篇名、刊物名、報紙名、文件名等。如:
①《紅樓夢》(書名)
②《史記·項羽本紀》(卷名)
③《論雷峰塔的倒掉》(篇名)
④《每周關注》(刊物名)
⑤《人民日報》(報紙名)
⑥《全國農(nóng)村工作會議紀要》(文件名)
(2)標示電影、電視、音樂、詩歌、雕塑等各類用文字、聲音、圖像等表現(xiàn)的作品的名稱。如:
①《漁光曲》(電影名)
②《追夢錄》(電視劇名)
③《勿忘我》(歌曲名)
④《沁園春·雪》(詩詞名)
⑤《東方欲曉》(雕塑名)
⑥《光與影》(電視節(jié)目名)
⑦《社會廣角鏡》(欄目名)
⑧《莊子研究文獻數(shù)據(jù)庫》(光盤名)
⑨《植物生理學系列掛圖》(圖片名)
(3)標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稱中占主導地位的軟件名。如:科研人員正在研制《電腦衛(wèi)士》殺毒軟件。
(4)標示作品名的簡稱。如:
我讀了《念青唐古拉山脈紀行》一文(以下簡稱《念》),收獲很大。
(5)當書名號中還需要書名號時,里面一層用單書名號,外面一層用雙書名號。如:
《教育部關于提請審議<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的報告》
(6)不能視為作品的課程、課題、獎品獎狀、商標、證照、組織機構、會議、活動等名稱,不應用書名號。
下面均為書名號誤用的示例:
①下學期本中心將開設《現(xiàn)代企業(yè)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兩門課程。
②明天將召開《關于“兩保兩掛”的多視覺理論思考》課題立項會。
③本市將向70歲以上(含70歲)老年人頒發(fā)《老年證》。
④本校共獲得《最佳印象》《自我審美》《卡拉OK》等六個獎杯。
⑤《閃光》牌電池經(jīng)久耐用。
⑥《文史雜志社》編輯力量比較雄厚。
⑦本市將召開《全國食用天然色素應用研討會》。
⑧本報將于今年暑假舉行《墨寶杯》書法大賽。
(7)有的名稱應根據(jù)指稱意義的不同確定是否用書名號。如文藝晚會指一項活動時,不用書名號;而特指一種節(jié)目名稱時,可用書名號。再如展覽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組織形式時,不用書名號;特定情況下將某項展覽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的作品時,可用書名號。
①2008年重陽聯(lián)歡晚會受到觀眾的稱贊和好評。
②本臺將重播《2008年重陽聯(lián)歡晚會》。
③“雪域明珠——中國西藏文化展”今天隆重開幕。
④《大地飛歌藝術展》是一部大型現(xiàn)代藝術作品。
(8)書名后面表示該作品所屬類別的普通名詞不標在書名號內(nèi)。如:
《我們》雜志
(9)書名有時帶有括注。如果括注是書名、篇名等的一部分,應放在書名號之內(nèi),反之則應放在書名號之外。如:
①《琵琶行(并序)》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
③《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草案)》
④《百科知識》(彩圖本)
⑤《人民日報》(海外版)
(10)書名、篇名末尾如有嘆號或問號,應放在書名號之內(nèi)。如:
①《日記何罪!》
②《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
9.專名號
專名號標示古籍和某些文史類著作中出現(xiàn)的特定類專有名詞。專名號的形式是一條直線,標注在相應文字的下方。
(1)標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類著作中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國名、民族名、朝代名、年號、宗教名、官署名、組織名等。如:
①孫堅人馬被劉表率軍圍得水泄不通。(人名)
②于是聚集冀、青、幽、并四州兵馬七十多萬準備決一死戰(zhàn)。(地名)
③當時烏孫及西域各國都向漢派遣了使節(jié)。(國名、朝代名)
④從咸寧二年到太康十年,匈奴、鮮卑、烏桓等族人徙居塞內(nèi)。(年號、民族名)
(2)現(xiàn)代漢語文本中的上述專有名詞,以及古籍和現(xiàn)代文本中的單位名、官職名、事件名、會議名、書名等不應使用專名號。必須使用標號標示時,宜使用其他相應標號(如引號、書名號等)。
10.分隔號
分隔號標示詩行、節(jié)拍及某些相關文字的分隔。分隔號的形式是“/”。
(1)詩歌接排時分隔詩行(也可使用逗號和分號)。如: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標示詩文中的音節(jié)節(jié)拍。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分隔供選擇或可轉(zhuǎn)換的兩項,表示“或”。如:
動詞短語中除了作為主體成分的述語動詞之外,還包括述語動詞所帶的賓語和/或補語。
(4)分隔組成一對的兩項,表示“和”。如:
①13/14次特別快車
②羽毛球女雙決賽中國組合杜婧/于洋兩局完勝韓國名將李孝貞/李敬元。
(5)分隔層級或類別。如:
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分為: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省轄市(地級市)/縣(縣級市、區(qū)、自治州)/鄉(xiāng)(鎮(zhèn))/村(居委會)。
?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