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語文高二上學(xué)期綜合檢測卷二
?
一、現(xiàn)代文閱讀(45分)
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血脈中的回聲
江子①
???????我的祖父是一個愛讀《三國演義》的人。
???????他是一個略識文字的農(nóng)民,讀過幾年私塾??墒呛髞恚瑓s成了一個鄉(xiāng)村屠戶,一個與時局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鄉(xiāng)村手藝人。
???????祖父天生是個軍人坯子。生得膀粗腰圓,體型彪悍威武,儼然古籍里的壯士。祖父成長的年代,正是亂世。軍閥混戰(zhàn),中原大地狼煙四起,故鄉(xiāng)亦是一處烈士噴血的戰(zhàn)場。從軍一直是祖父的夢想,可祖父卻沒有做成軍人。他曾經(jīng)兩次投奔軍營。第一次,他走到紅軍正在招兵買馬的鎮(zhèn)上,還穿了幾天軍服,可還沒有走上戰(zhàn)場,身體一直像牛一般壯實的祖父竟然莫名其妙地生了一場大病,于是他被送回了故鄉(xiāng)。第二次,祖父走了幾十里路去投奔紅軍,可正遇上軍營已招滿了人,暫時又沒有足夠的糧草養(yǎng)活更多的人,花光了盤纏的祖父無奈,只好返回故鄉(xiāng)。從此,祖父娶妻生子,種地殺豬,終老故鄉(xiāng)。
???????參軍的夢想破滅后,祖父托人買了一套《三國演義》,花了三塊半銀圓。這對他來說,是一筆不菲的開支。至今依然活著的祖母每說到這事就憤憤然:“這老棺材!”
???????遙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盞昏黃的煤油燈下,我那年輕的祖父勞作之余,從床上披衣坐起,拿起其中的一卷,小心打開昨夜折疊的地方,又開始了對《三國演義》的閱讀。滿紙的烽煙四起,而深夜展讀的祖父如坐擁江山的君王,所有的文字都化為英雄和美人,城池和兵馬,刀槍劍戟和時運玄機。夜涼如水,而紙上正與馬超廝殺的許褚裸露的背上熱氣騰騰。窗外雨聲潺潺,而書中喊殺聲震天……身邊的祖母在睡夢中發(fā)出了一聲不滿的嘟囔,而祖父用手沾了點兒口水,把書翻到了另一頁。窗外天色微明,而祖父依然沉浸于掌上的春秋,毫無睡意……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幾欲頹敗的中國鄉(xiāng)村,故鄉(xiāng)的一幢老宅子里,祖父享受著浩大的精神盛宴。這個滿懷凌云壯志卻時運不濟的年輕農(nóng)民,現(xiàn)實中未竟的夢想在書中得以一一實現(xiàn)。憑著一套《三國演義》,祖父的平凡生活變得無比生動起來。我仿佛看見燈光下祖父嘴角毫不自知的笑意,他滿是血絲的眼睛變得無比明亮。
???????而現(xiàn)實中命運對祖父的捉弄遠沒有結(jié)束?!拔幕蟾锩北l(fā),太祖父被定為“地主”,不多久就氣絕身亡,而祖父則被五花大綁,跪倒在全村人的面前。帶刺的篾片,一次又一次抽打在他被剝光了衣服的脊背上。他寬闊的脊背,頓時血肉模糊。周圍呼聲震天,而祖父一言不發(fā)。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當(dāng)年那個血性漢子,瞬間變成了一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可憐蟲。
???????祖父對所有人的辱罵都逆來順受,哪怕對三歲的孩子都笑臉相迎。就這樣,祖父隱忍地活著。而此時,唯一能給祖父帶來安慰的,恐怕就是他年輕時日日閱讀的《三國演義》。聽祖母講,他有時整夜整夜地閱讀《三國演義》。
???????風(fēng)吹動著眼前的煤油燈,燈光危險搖蕩。床前祖父的身影沉重如山,他被鞭打過的脊背隱隱作痛。他把頭再一次埋進《三國演義》的紙頁中。在祖母的描述中,祖父一直沉默寡言。
???????終于在七十年代末,祖父把全家?guī)У搅税踩貛А?/span>
???????經(jīng)過了長達十?dāng)?shù)年的忍氣吞聲,祖父晚年的脾氣變得暴烈無比。他的意識里似乎總有一個遠比他強大的對手,他想將其打敗,卻根本看不見對手到底在哪里。他的焦躁和暴烈即由此而來。但祖父疼我,他面對我時的眼神里總是充滿了難得的慈愛。他還給我講《三國演義》,“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持蛇矛,立馬于橋上,厲聲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聲如巨雷……”,“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個個平常的夜晚在祖父拿腔拿調(diào)的聲音中陡然變得充滿懸念,意味深長。黑夜之中,聽著祖父的鼾聲,我大睜著眼睛,對遙遠的歷史,充滿了向往。
???????…………
???????幾年前,我在老家的柜子里翻出了剩下的六本《三國演義》。經(jīng)過時間的浸淫濡染,它們都成了醬色。一些頁碼還保留著祖父當(dāng)年的折痕,揭開時有簌簌的脆響。
???????我雙手捧著這六本《三國演義》,就像捧著一件圣器,一件傳世的珍寶。
???????曾經(jīng)幾次差點夢見祖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身材依然魁梧彪悍,正向前疾步行走,正是我少年時見到的模樣。我在夢里拼命喊他,而他總不肯轉(zhuǎn)身。我的喊叫聲越發(fā)凌厲,仿佛裂帛,可祖父越走越遠,轉(zhuǎn)瞬不見。在夢里我絕望地哭了。醒來,滿臉全是淚水。半夜里我索性披衣坐起,任憑淚水在黑暗中橫流。
???????今夜,我又想起了我的祖父。我小心翼翼、鄭重其事地翻開這六本《三國演義》,以此感應(yīng)祖父的魂魄,在字里行間尋找他輾轉(zhuǎn)的軌跡。
???????祖父——
???????我輕輕地喚了一聲。我頓時聽見了我的血脈中傳來巨大的回應(yīng)聲。
(原文有刪改)
【注】①江子:“江西散文三騎士”之一,此文獲第五屆老舍散文獎。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
??????????A.作者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回憶了祖父與《三國演義》相伴的一生,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三國演義》與祖父幾乎融為一體。
??????????B.文中展現(xiàn)了祖父的人生波折,也展示出時代的變遷。作者說祖父是“一個與時局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鄉(xiāng)村手藝人”,言語間有對祖父的同情,也有時運弄人的感慨與無奈。
??????????C.對祖父花三塊半銀圓買一套《三國演義》的行為,祖母罵他“老棺材”,可以看出祖母的氣憤與無知。
??????????D.作者兩次寫了祖父讀《三國演義》時的情形,兩次都運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出祖父讀《三國演義》時的如癡如醉。
??????????E.本文敘述冷靜而真實,描寫細膩,“原生態(tài)”地再現(xiàn)了祖父的生活,反映了社會進程中人物的真實處境和生命狀態(tài)。
(2)“我”的祖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做具體分析。
?
?
?
?
?
(3)為什么說這套《三國演義》像“一件圣器,一件傳世的珍寶”?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進行分析。
?
?
?
?
?
?
(4)有人認為本文的標題應(yīng)改為“《三國演義》之祭”,也有人認為還是原標題好,請談?wù)勀愕恼J識。
?
?
?
?
?
?
2.(25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①西方博弈論有著名的“囚徒困境”,這一困境源于兩名囚徒之間的信任問題。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亦有一個土生土長的“范滂兩難”,盡管這只是個體內(nèi)心的選擇問題。
???????②范滂(公元137至169)是東漢末期的名士,嫉惡如仇,剛直不阿,大義凜然,年方三十三歲,即死于黨錮之禍。所謂“范滂兩難”,是由范滂的一句遺言而來。他在臨刑前告訴兒子:“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后漢書》卷六十七)以致陷入了要人作惡,惡不可作;要人行善,不得善終的人生兩難。史筆接著寫,“行路聞之,莫不流涕。”
???????③范滂年輕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但卻最終淪為受害的數(shù)百名“黨人”之一。他在獄中,曾與審案官員、中常侍王甫討論過善惡問題:“欲使善善同其清,惡惡同其污,謂王政之所愿聞,不悟更以為黨?!保ㄎ蚁肷拼菩惺勾蠹彝瑯忧辶?,嫉惡惡行使大家共知卑污,本以為這是朝廷所希望的,沒想到竟然成為結(jié)黨)他激憤地說:“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古人積德行善,可為自己謀取幸福;而今積德行善,卻遭殺身之禍)這種感天地、泣鬼神的義憤與長嘯,使得他的政敵、宦官王甫也為之所動。
???????④范滂的遭際或不幸,之于中國古代文明,無疑屬于“負能量”,往往被視為“孤立事件”。然而,這類事件并不孤立,在二十四史里,就重復(fù)多次。南朝劉宋重臣劉湛被殺前在獄中見到弟弟劉素,感慨地說:“乃復(fù)及汝邪?相勸為惡,惡不可為;相勸為善,正見今日,如何?”(《南史》列傳第二十五)南朝如此,北朝豈能獨缺!北魏高官韋閬的孫子韋俊被殺時也曾感慨:“吾一生為善,未蒙善報;吾不為惡,今為惡終。悠悠蒼天,抱直無訴!”(《北史》列傳第十四)
???????⑤天津舊城隍廟戲臺曾有一聯(lián):“善報惡報循環(huán)果報,早報晚報如何不報?!鄙垒喕?,善惡有報,最直接的精神來源是佛教。國人向來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其實,相對于宗教的精神世界,人世間更現(xiàn)實、更復(fù)雜。范滂的感慨,一方面表明范滂本人善惡分明、趨善棄惡的價值觀,同時也表明范滂特別在意為善為惡,后果殊別。
???????⑥“性善”、“性惡”,從古今爭論到中外,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靈魂深處仍然殘存獸性與惡的本質(zhì)。恩格斯說:“人來源于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jīng)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反杜林論》)中國社會自秦至清,始終是一個皇權(quán)專制社會,而“專制制度必然具有獸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在中國古代,岳飛冤案為“范滂兩難”提供了千古不磨的范本。雖然冥冥之中人們期盼“不是不報,時機未到”,然而,岳飛39歲蒙冤被害,徹底平反已在死后84年。而冤案的制造者趙構(gòu)與秦檜,一個是皇帝,退位又做了二十多年太上皇而壽終正寢(享年80歲);一個是權(quán)奸,死后仍封王(申王)、賜謚(忠獻)、立碑,備極哀榮。岳飛愛國,不得好死;君臣為惡,反得善終。這種“遲來的正義”,會讓多少人望而生畏!
???????⑦如何解脫“范滂兩難”的局限性?有人借助印度圣雄甘地的格言說,犧牲“沒有報酬一詞,入獄本身就是報酬。”“不經(jīng)苦難,不能得到自由?!边@些話與中國傳統(tǒng)的“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有些近似。不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不合“中國國情”。甘地在爭取印度獨立的斗爭中,幾次入獄、絕食,竟能全身而退。而在東漢黨錮之禍中,同為“黨人”的李膺、范滂都是投案自首,都傾向于“非暴力”,然而,皇帝與宦官并沒有放過他們。
???????⑧儒釋兩教都告訴人們,善行本身是一種人格,一種價值,一種尊嚴,一種滿足,而不是一種功利,一種交易,一種回扣,一種報酬。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心態(tài),選擇人生價值、人生道路,不過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作了狹隘的“種善得善、種惡得惡”的粗鄙化理解,從而以報之有無、報之早晚、報之善惡作為行善的前提與追求,顯然是不合善之本義的。畢竟人們只能遵循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而不能沿襲善惡循環(huán)的因果規(guī)律。志士仁人不應(yīng)因善不果報,善而惡報,大善小報而懷憂喪志;即使遭遇惡報,也不必懷疑善的本身價值。且看所謂惡行善報的秦檜今在哉?永遠跪在了岳飛像前而受人萬世唾罵!
(選自安立志《范滂的兩難》,有刪改)
材料二:
???????東漢末,河北地區(qū)發(fā)生饑荒,盜賊瘋起,朝廷乃派有名望的范滂前往按察?!颁璧擒嚁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這是他發(fā)生麻煩的開始。在邪惡勢力把持朝政,上下一起勾結(jié)搜刮百姓時,范滂想以一人之善行挽天下之頹勢,豈可得乎?難怪他在舉奏了二十多個權(quán)豪的丑行后,“滂睹時方艱,知意不行,因投劾去”。落得個掛冠而去的下場。
???????……
???????范滂也許后來清楚了,憑一己之德行不能救世;但他在惡勢力的面前依然不屈不撓地抗爭,他對惡的可能的最后勝利應(yīng)該是有準備的。如果他一味地盲目地相信善的力量,那么至少他是不懂得歷史的辯證法。正如茨威格在《異端的勝利》一文中所言:“在歷史的編年上,要尋找故事里詩一般的公正是徒勞的。我們不得不適應(yīng)歷史乃是萬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動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懲罰,又不報善。它總是把勝利分配給有權(quán)勢者,任其肆無忌憚、為所欲為?!?/span>
???????范滂的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恢弘傳統(tǒng)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脊梁的中國人”。……范滂為善而亡,其事千百年來猶能“使天下之士,奮迅感慨,波蕩而從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顧”,堪稱死得其所,而一班殘害忠良的宵小之徒,雖得逞于一時,終被后人萬世唾罵。這就應(yīng)了中國另一句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自見分曉”!??
(節(jié)選自胡泳《為善乎,為惡乎?——讀<后漢書·范滂傳>》)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第②段,范滂因陷入黨爭之禍徒遭陷害,他臨刑前告誡兒子的話語大意為:我想讓你干壞事,可是壞事是不能干的。我想讓你做好事,可是我從未做過壞事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B.范滂在獄中與王甫討論善惡問題,表達了自己堅持正義卻遭受政治陷害的悲憤之情和對自己行為的悔恨。其情感之真切,內(nèi)心之痛苦,令人動容。
??????????C.文本第⑥段,作者引用恩格斯《反杜林論》中的論斷,充分證明了從古至今人類的本質(zhì)有惡的成份,中國古代的專制制度中包含著獸性,且和人性不可調(diào)和。
??????????D.作者以范滂的遭遇引出“善惡兩難”的話題,以豐富的歷史材料為依據(jù),旁征博引,探討了善與惡的相關(guān)問題,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文化性,給人以教益和啟示。
(2)縱觀全文,作者引用岳飛的事跡有怎樣的作用?
?
?
?
?
?
?
(3)結(jié)合材料一、二,指出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第⑧段畫線句中“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與材料二畫線句中“歷史的辯證法”是意義相似的概念。
??????????B.范滂在惡勢力把持朝政時,仍然舉奏二十多個權(quán)豪的丑行,由此可見他對惡勢力的報復(fù)已經(jīng)早有準備了。
??????????C.材料二高度評價了范滂精神的價值與意義,指出范滂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中,對后世影響深遠。
??????????D.材料二與材料一的結(jié)尾句異曲同工,兩者都預(yù)示了善終將戰(zhàn)勝惡的歷史走向。
(4)結(jié)合材料一、二,指出下列詩文與范滂的人格精神不相符的一項是(??????????)
??????????A.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B.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非存。(趙壹《刺世疾邪賦》)
??????????C.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D.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文天祥《絕筆書》)
(5)請結(jié)合材料一、二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為范滂寫一篇人物評傳,將其刻于范滂雕像的臺基處。(要求:整散結(jié)合,文白皆可,語言優(yōu)美,80字左右)
?
3.(15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林沖見差撥
???????只說公人將林沖送到滄州牢城營內(nèi)來,營內(nèi)收管林沖,發(fā)在單身房里,聽候點視。卻有那一般的罪人,都來看覷他,對林沖說道:“此間管營,差撥,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詐人錢物。若有人情錢物送與他時,便覷的你好;若是無錢,將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門便不打你一百殺威棒,只說有病,把來寄下;若不得人情時,這一百棒打得個七死八活?!绷譀_道:“眾兄長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錢,把多少與他?”眾人道:“若要使得好時,管營把五兩銀子與他,差撥也得五兩銀子送他,十分好了?!?/span>
???????林沖與眾人正說之間,只見差撥過來問道:“那個是新來的配軍?”林沖見問,向前答應(yīng)道:“小人便是?!蹦遣顡懿灰娝彦X出來,變了面皮,指著林沖便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喏!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刺刺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紋,一世也不發(fā)跡!打不死,拷不殺的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把林沖罵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頭應(yīng)答。眾人見罵,各自散了。
???????林沖等他發(fā)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辈顡芸戳?,道:“你教我送與管營和俺的都在里面?”林沖道:“只是送與差撥哥哥的;另有十兩銀子,就煩差撥哥哥送與管營?!?/span>
???????差撥見了,看著林沖笑道:“林教頭,我也聞你的好名字。端的是個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雖然目下暫時受苦,久后必然發(fā)跡。據(jù)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閑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沖笑道:“總賴看顧?!辈顡艿溃骸澳阒还芊判摹!庇秩〕霾翊蠊偃说臅Y,說道:“相煩老哥將這兩封書下一下。”差撥道:“即有柴大官人的書,煩惱做甚?這一封書直一錠金子。我一面與你下書。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要瞞生人的眼目?!绷譀_道:“多謝指謝?!辈顡苣昧算y子并書,離了單身房,自去了。林沖嘆口氣道:“‘有錢可以通神’此語不差!端的有這般的苦處!”
???????原來差撥落了五兩銀子,只將五兩銀子并書來見管營,備說:“林沖是個好漢,柴大官人有書相薦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無十分大事?!惫軤I道,“況是柴大官人有書,必須要看顧他?!北憬虇玖譀_來見。
???????且說林沖正在單身房里悶坐,只見牌頭叫道:“管營在廳上叫喚新到罪人林沖來點名?!绷譀_聽得喚,來到廳前。管營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左右,與我馱起來!”林沖告道:“小人於路感冒風(fēng)寒,未曾痊可,告寄打?!迸祁^道:“這人見今有病,乞賜憐恕?!惫軤I道:“果是這人癥候在身,權(quán)且寄下,待病痊可卻打。”差撥道:“見天王堂看守的多時滿了,可教林沖去替換他。”就廳上押了帖文,差撥領(lǐng)了林沖,單身房里取了行李,來天王堂交替。差撥道:“林教頭,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時,這是營中第一樣省氣力的勾當(dāng),早晚只燒香掃地便了。你看別的囚徒,從早直做到晚,尚不饒他;還有一等無人情的,撥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沖道:“多謝看顧?!?/span>
(選自《水滸傳會評本》第八回,有刪節(jié))
(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A.小說寫了林沖發(fā)配滄州,初入牢營的一段情節(jié),作者將筆墨集中在對林沖見差撥的細節(jié)描寫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沖一進牢營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關(guān)照,卻遭到差役責(zé)罵和恐嚇。
??????????C.差撥一見林沖就破口大罵,是因為林沖只是唱喏,沒有及早把給管營的書禮拿出來。
??????????D.小說通過對管營、差撥、牌頭等人相互勾結(jié),形象地反映了牢營的黑暗現(xiàn)實。
??????????E.小說借“有錢可以通神”這句話,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世態(tài)人情,也表達了林沖的感慨和無奈。
(2)小說第一段寫林沖剛到牢營,就有犯人介紹牢營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 分析。
?
?
(3)差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刻畫這個人物,請簡要分析。
?
?
?
?
?
?
(4)對第三段“林沖等他發(fā)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這句話,明末清初文學(xué)批評家金圣嘆評點道:“雖是搖出奇文,然亦實是林沖身份。”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林沖的性格和心理。
?
?
二、文言文閱讀(16分)
4.(1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楚漢爭霸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更立沛公為漢王,都南鄭。四月,兵罷戲下。彼時漢王軍霸上,兵十萬。諸侯各就國,漢王亦之國,而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shù)萬人。漢王從張良計,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至南鄭,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不如決策東鄉(xiāng),爭權(quán)天下。”漢王從之。
???????漢四年,項羽解而東歸,漢王復(fù)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fù)入壁,深塹而守。張良為之計:“韓信、彭越未有封地,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敗也?!睗h王曰:“善”。
???????五年,高祖會諸侯兵共擊楚軍,淮陰侯信亦助之,與項羽決勝垓下。信嘗以兵數(shù)萬東下井陘擊趙,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喋血閼與,其鋒不可當(dāng)。后乃背水而陣使人人自為戰(zhàn)又出奇兵二千騎拔趙旗而立漢幟大破虜趙軍威震諸將。當(dāng)是時,項羽之卒可十萬?;搓幒钚艑⑷f自當(dāng)之。信部將孔藂、陳賀分居左右。淮陰先合,不利,卻??讓④?、陳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fù)乘之,大敗垓下。項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楚歌,項王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于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數(shù)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項羽直夜?jié)?,騎將灌嬰追殺之東城,斬首八萬,楚地略定。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大王不尊號,臣等以死守之。”漢王三讓,乃即皇帝位。高祖置酒洛陽南宮。問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列侯諸將皆言其情,無敢隱朕。”群臣所對不合高祖意。高祖曰:“運籌決勝,吾不如子房;振國安民,吾不如蕭何;戰(zhàn)勝攻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言訖,復(fù)曰:“此其所以為我擒也?!?/span>
???????后高祖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兒皆和習(xí)之。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xiāng)。吾雖都關(guān)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备咦婺似鹞瑁犊畟麘?,泣數(shù)行下……
(節(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淮陰侯列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后乃背水而陣/使人人自為戰(zhàn)/又出奇兵兩千騎/拔趙旗而立漢幟/大破虜趙軍/威震諸將/
??????????B.后乃背水而陣/使人人自為戰(zhàn)/又出奇兵/兩千騎拔趙旗/而立漢幟大破虜趙軍/威震諸將/
??????????C.后乃背水而陣/使人人自為戰(zhàn)/又出奇兵/兩千騎拔趙旗而立漢幟/大破虜/趙軍威震諸將/
??????????D.后乃背水而陣/使人人自為戰(zhàn)/又出奇兵兩千騎/拔趙旗而立漢幟/大破虜/趙軍威震諸將/
(2)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戲下,同“麾下”,可稱將帥本人,也可稱將帥的部下。
??????????B.古代稱官職調(diào)動為“遷”,“遷”在文中指劉邦升任南鄭。
??????????C.闕,讀如確,古代曲辭單位名稱,一曲演奏終了為一闕。
??????????D.筑,古代擊弦樂器,形狀像箏,頸細肩圓,用竹尺擊打。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王居霸上時有兵十萬,如今項王只派區(qū)區(qū)三萬人隨從項王,說明項王已奪取漢王之兵。
??????????B.漢王前往封地時燒毀棧道,告訴項羽自己沒有野心。項王也因此沒有了向東戒防的打算。
??????????C.楚漢爭霸中,劉邦從善如流,對張良、韓信等言聽計從,最終也使他取得了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
??????????D.項王自起兵后未嘗敗北,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在垓下卻被韓信“先合”“復(fù)趁”,最終大敗。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淮陰先合,不利,卻??讓④姟㈥悓④娍v,楚兵不利,淮陰侯復(fù)乘之,大敗垓下。
②運籌決勝,吾不如子房;振國安民,吾不如蕭何;戰(zhàn)勝攻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
?
?
?
?
?
(5)補寫文中橫線處的空缺部分。
?
?
?
三、默寫(8分)
5.(8分)根據(jù)相關(guān)提示,在橫線處填寫句子。
(1)《氓》中,熱戀中的女子多愁善感,看不到氓時,“??????”;看到氓時,“載笑載言”。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阿房宮宮室建筑的走勢形狀和結(jié)構(gòu)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3)蘇軾在《赤壁賦》中,從事物變化的角度來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四、單選題(21分)
6.(3分)下列文學(xué)文化常識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論語》為語錄體,記載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定。朱熹將其列為《四書》之首。
?????B.《齊桓晉文之事》作者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人,被尊稱為“亞圣”。
?????C.《師說》作者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八大家中另外七人是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蘇軾、司馬光、王安石。
?????D.《逍遙游》作者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輯入《莊子》,現(xiàn)存33篇,由后人整理為“內(nèi)篇”“外篇”“雜篇”。
7.(3分)下列文學(xué)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是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xué)所著?,F(xiàn)存33篇,包括內(nèi)篇、外篇、雜篇。其中,內(nèi)篇是莊子的作品。
?????B.《陳情表》原題作《陳情事表》,表是古代臣下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晉武帝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時,他寫下了這篇表文。
?????C.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他在臨川做過縣令,被稱為“臨川令”或“陶令”。他的詩文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
?????D.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學(xué)家,他是“初唐四杰”之首?!峨蹰w序》是他的代表作,這是一篇駢文,多用典故,辭藻華麗,音韻和諧。
8.(3分)下列各項中畫線詞的意思和用法一致的一項是(??????????)
?????A.①有美于此者將進之
②此罪甚于解殺之
?????B.①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②莫不延頸愿交焉
?????C.①傷長者之意
②東道趙他、南陽趙調(diào)之徒
?????D.①久之,乃得解
②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
9.(3分)下列畫線字的寫法全都錯誤的一組是(??????????)
?????A.金碧輝煌???????漢青留名???????熟暗???????輻射
?????B.息息相關(guān)???????飲鳩止渴???????贗品???????綴學(xué)
?????C.趨之若驁???????鼓惑人心???????惡夢???????流蔽
?????D.老驥伏歷???????毀譽參半???????追溯???????防礙
10.(3分)下列各組詞語中畫線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癥結(jié)(zhēng)????嫉妒(jí)????秸稈(jiē)????呱呱墜地(gū)
?????B.解剖(pāo)????脾臟(pǐ)????壓軸戲(zhòu)????戛然而止(jiá)
?????C.檔案(dǎng)????脊梁(jǐ)????劊子手(kuì)????間不容發(fā)(jiān)
?????D.胡謅(zōu)????炮制(páo)????一沓紙(tà)????暴殄天物(tiǎn)
1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相比晉人之“韻”,宋人的“意”又如何呢?蘇軾一生屢遭磨難而不改曠達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對于書法,蘇軾主張“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的天然自工。以其作品《黃州寒食帖》來說,寫得________,一氣呵成。其中對字體大小的安排、力度輕重的控制與節(jié)奏緩急的把握等,都顯得________,毫無做作之態(tài)。然而即使是這樣________的作品,其韻味也與《蘭亭集序》不大一樣。首先是強烈的個性。全篇幾乎都用外露的側(cè)鋒筆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筆節(jié)奏的起伏也比較劇烈;《蘭亭集序》則多以中鋒行筆,優(yōu)雅從容,在筆法與結(jié)構(gòu)等要素的和諧中透出淡淡的韻味。其次是濃烈的情感抒發(fā)。不僅在詩的內(nèi)容中鮮明可感,而且通過其筆法的變換、其字勢的傾側(cè)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處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見;而《蘭亭集序》則不僅全篇內(nèi)容顯得________,只在篇末有一點淡淡的憂傷,而且在書寫的過程中,也以輕松的方式保持著字形和章法等各方面的流暢,不令其產(chǎn)生突兀的阻滯。因此,前者表現(xiàn)出較為濃郁的“意”,后者則顯得“無為而治”。又如《前赤壁賦》,雖是楷書,但其字形多欹側(cè),筆法既繼承王羲之等前人筆意,又自由不拘,(??????????),盡顯其書法個性,即“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概括來說,晉人的“韻”主要關(guān)注的是書法的客體漢字,而宋人的“意”,更多關(guān)注的是書法主體的審美情操與藝術(shù)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渾然天成???????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駕輕就熟???????天衣無縫???????悠然自得
??????????C.龍飛鳳舞???????游刃有余???????天衣無縫???????泰然自若
??????????D.龍飛鳳舞???????駕輕就熟???????渾然天成???????泰然自若
(2)文中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這不僅在詩的內(nèi)容中鮮明可感,而且通過其筆法的變換、其字勢的傾側(cè)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處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見;
??????????B.不僅在詩的內(nèi)容中鮮明可感,而且通過其筆法的變換、其字勢的傾側(cè)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處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見;
??????????C.這不僅在詩的內(nèi)容中鮮明可感,而且在其筆法的變換、其字勢的傾側(cè)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處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見;
??????????D.不僅在詩的內(nèi)容中鮮明可感,而且在其筆法的變換、其字勢的傾側(cè)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處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見;
(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進而通篇作品既頗具跌宕搖曳之姿,又端整沉著
??????????B.進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著,又頗具跌宕搖曳之姿
??????????C.因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著,又頗具跌宕搖曳之姿
??????????D.因而通篇作品既頗具跌宕搖曳之姿,又端整沉著
12.(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從《漢字聽寫大會》《中華好詩詞》等現(xiàn)象級文化類節(jié)目,到傳統(tǒng)節(jié)日來臨之際的《清明說吧》《寫在墓碑上的人生》等新節(jié)目模式,對傳統(tǒng)文化的青睞和回歸成為電視熒屏上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原創(chuàng)、低成本、接地氣、________,這些節(jié)目內(nèi)容清新、風(fēng)格充實,不僅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jié),更直指世道人心,(??????????)。
???????從山東嘗試讓儒學(xué)走出大學(xué)課堂而重新回歸鄉(xiāng)村生活,到成都、貴陽、昆明、重慶等西南4城市聯(lián)合舉辦國學(xué)吟誦活動,仁義禮智信、恭寬信敏惠的中華傳統(tǒng)信條迎來春天,在鄉(xiāng)村、在城市,傳統(tǒng)文化熱________。當(dāng)代人類面臨著許多突出的難題,貧富差距持續(xù)擴大,物欲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人與自然關(guān)系________等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累和儲存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最廣泛的社會認同,是中華民族________、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滋養(yǎng)。通過各種形式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解決社會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更是凝聚社會共識、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中國夢的深厚力量。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這些節(jié)目風(fēng)格充實、內(nèi)容清新,不僅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jié),更直指世道人心
??????????B.這些節(jié)目風(fēng)格清新、內(nèi)容充實,不僅直指世道人心,更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jié)
??????????C.這些節(jié)目風(fēng)格清新、內(nèi)容充實,不僅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jié),更直指世道人心
??????????D.這些節(jié)目風(fēng)格充實、內(nèi)容清新,不僅直指世道人心,更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jié)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對社會風(fēng)氣起到了很好的引領(lǐng)作用
??????????B.社會風(fēng)氣逐漸變好,起著引領(lǐng)作用
??????????C.因此逐漸促進社會風(fēng)氣的良好轉(zhuǎn)化
??????????D.良好的社會風(fēng)氣引領(lǐng)了其逐漸轉(zhuǎn)化
(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寓教于樂???????盛極一時???????劍拔弩張???????息息相關(guān)
??????????B.學(xué)以致用???????盛極一時???????分崩離析???????生生不息
??????????C.學(xué)以致用???????方興未艾???????分崩離析???????息息相關(guān)
??????????D.寓教于樂???????方興未艾???????劍拔弩張???????生生不息
?
五、語言表達(5分)
13.(5分)朱光潛先生說,閱讀、寫作要“咬文嚼字”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精神。這一精神體現(xiàn)在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就是“煉字”,請分別寫出下列詩歌中錘煉的最好的一至兩個字。要求:先默寫出相關(guān)詩句,再指出其中錘煉的最好的字。
(1)①《蜀相》相關(guān)詩句:???????????????????????????字(??????? )
②《登岳陽樓》相關(guān)詩句:??????????????????????字(??????? )
③《閣夜》相關(guān)詩句:???????????????????????????字(??????? )
?
六、名著導(dǎo)讀(5分)
14.(5分)根據(jù)名著內(nèi)容回答問題。
(1)請簡述寶玉挨打的原因。
?
?
?
?
?
?
(2)簡析《邊城》中翠翠的形象。
?
?
?
七、作文(60分)
15.(60分)請以“青年人要勇敢”為題,寫一篇不少于250字的議論性短文。
?
?
?
答案
?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1. 【答案】(1)CD
(2)①有血性,有夢想:肖像上如古籍里的壯士,酷愛充滿英雄氣概的《三國演義》,兩次投軍,投軍不成后又在《三國演義》的世界中實現(xiàn)參軍的夢想。
②性格堅忍,具有責(zé)任心:“文革”中為了家庭,一改往日的血性而逆來順受。
③晚年性情暴烈但疼愛孫兒。
?
(3)①這套《三國演義》讓年輕的祖父享受精神盛宴,使祖父在現(xiàn)實中未竟的夢想在書中得以全部實現(xiàn)。
②這套《三國演義》使在“文革”中遭受批斗與屈辱的祖父找到了渡過難關(guān)的精神支撐。
③這套《三國演義》是祖父對“我”慈愛的見證,更寄托著“我”對祖父無盡的思念。
?
(4)【示例一】改為“《三國演義》之祭”更合適。理由:①從文本內(nèi)容上看,本文主要寫祖父讀《三國演義》,為“我”講《三國演義》,而“我”捧起《三國演義》思念祖父。②從結(jié)構(gòu)上看,這套《三國演義》與祖父的人生變化密不可分,見證了祖父的一生,也是本文的行文線索。③從情感上看,在“我”看來這套《三國演義》里珍藏著祖父的氣息、精神、魂魄,甚至屈辱,是“我”思念祖父的情感寄托物。
【示例二】“血脈中的回聲”做標題更合適。理由:①從標題內(nèi)涵與情感上看,“血脈中的回聲”是“我”對祖父的呼喚,這種呼喚回蕩在“我”與祖父的血脈親情中,表現(xiàn)了“我”對祖父的思念之切。②從結(jié)構(gòu)上看,此標題與結(jié)尾相互照應(yīng),使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
?
【解析】(1)C項,“無知”錯,文中沒有相關(guān)敘述,屬無中生有;D項,“兩次都運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出祖父讀《三國演義》時的如癡如醉”錯,第二次用環(huán)境的陰沉襯托祖父內(nèi)心的無限苦楚。
2. 【答案】(1)B
(2)證明了在專制的(惡)制度面前,個人的正義(善)無法得到彰顯,正義總是遲來的。與尾段岳飛在今天的境遇形成對比,正義最終戰(zhàn)勝惡,說明了志士仁人不應(yīng)對善懷憂喪志,懷疑善的價值。引入作者對善的深入思考,深化了主題,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內(nèi)涵。
(3)B
(4)C
(5)?
略。
【解析】(1)B項,“對自己行為的悔恨”錯,文中只說了他的悲憤,并沒有悔恨之意。原文說“他激憤地說:“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保ü湃朔e德行善,可為自己謀取幸福;而今積德行善,卻遭殺身之禍)這種感天地、泣鬼神的義憤與長嘯,使得他的政敵、宦官王甫也為之所動”。故選B。
(3)B項,“由此可見他對惡勢力的報復(fù)已經(jīng)早有準備了”錯,原文說“范滂也許后來清楚了,憑一己之德行不能救世;但他在惡勢力的面前依然不屈不撓地抗爭,他對惡的可能的最后勝利應(yīng)該是有準備的”。故選B。
(4)范滂的人格精神是嫉惡如仇,剛直不阿,大義凜然。C項,贊頌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生為人杰、死為鬼雄的壯烈精神。文中主要寫了范滂在河北饑荒之時,臨危受命,在當(dāng)時污濁的政治環(huán)境中,毅然舉奏權(quán)貴勢力的丑行,最終被害。文中沒有寫到范滂為國捐軀事跡,也沒有死為鬼雄的壯烈精神。故選C。
3. 【答案】(1)BC
(2)①概括介紹牢營情況,交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
②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制造懸念,使故事產(chǎn)生波瀾。
(3)差撥是個利用職權(quán)詐取錢財?shù)膭堇∪恕?/span>
①對比法。②主要表現(xiàn)在對林沖先罵后夸的語言描寫上:如先是罵林沖為“賊配軍”“賊骨頭”,后 來夸林沖為“好男子”“久后必然發(fā)跡”。
(4)四種性格和心理:①謹慎小心。②沉著冷靜。③隱忍順從。④顧及顏面。
【解析】(1)B項中“一般的罪人”并非都知道林沖被高太尉陷害,因此,該項中的因果關(guān)系不成立;C項中“差撥一見林沖就破口大罵”的原因不是林沖“沒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給管營等的書禮拿出來”,而是差撥要詐人錢財。故選BC。
?
二、文言文閱讀
4. 【答案】(1)A
(2)B
(3)B
(4)①淮陰侯首先跟楚軍交鋒,不利,向后退卻。孔將軍、費將軍(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軍不利,淮陰侯乘勢再次攻上去,于垓下大敗楚軍。
②足智多謀,決勝千里,我不如子房;治國理政,我不如蕭何;戰(zhàn)而能勝,攻而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杰呀。
(5)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析】(1)“而”表順承,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趙軍”做“虜”的賓語,之后斷開,排除C、D。故選A。
(2)B項,“遷”在文中指劉邦被貶而非“升任”。故選B。
(3)B項,“項王也因此沒有了向東戒防的打算”張冠李戴,原文說,“漢王從張良計,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是劉邦向項羽表示沒有向東進攻的意思,而項羽應(yīng)是向西防備而非向東。故選B。
?
三、默寫
5. 【答案】(1)泣涕漣漣
(2)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正確書寫下列字:漣、鉤、瞬。
?
四、單選題
6. 【答案】C
【解析】C項表述有誤,不是司馬光,是曾鞏。
故選C。
?
7. 【答案】C
【解析】C項,“陶淵明……他在臨川做過縣令,被稱為‘臨川令’……”有誤;應(yīng)是做“彭澤令”,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故選C。
8. 【答案】A
【解析】A項,于:都是“比”的意思。
B項,焉:句末語氣/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之”。
C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代指上面列舉的人。
D項,乃:才/于是、就。
故選A。
9. 【答案】C
【解析】C項,“趨之若騖”的“騖”應(yīng)為“鶩”;“鼓惑人心”的“鼓”應(yīng)為“蠱”,“惡夢”的“惡”應(yīng)為“噩”,“流蔽”的“蔽”應(yīng)為“弊”。
A項,“漢青留名”的“漢”應(yīng)為“汗”;“熟暗”的“暗”應(yīng)為“諳”。
B項,“飲鳩止渴”的“鳩”應(yīng)為“鴆”;“綴學(xué)”的“綴”應(yīng)為“輟”。
D項,“老驥伏歷”的“歷”應(yīng)為“櫪”;“防礙”的“防”應(yīng)為“妨”。
故選C。
10. 【答案】A
【解析】B項,解剖(pōu),脾臟(pí);
C項,檔案(dàng),劊子手(guì);
D項,胡謅(zhōu),一沓紙(dá)。
故選A。
11. 【答案】 (1)A ???
(2)C ???
(3)C ???
?
【解析】(1)行云流水: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形容詩文、書畫、歌唱等自然流暢,事物流轉(zhuǎn)不定、易于消逝或速度快且動作輕巧。龍飛鳳舞:像游龍飛行、鳳鳥起舞,形容山勢蜿蜒雄壯或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語境中強調(diào)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寫得“一氣呵成”,用“行云流水”更為合適。游刃有余:刀刃運轉(zhuǎn)在骨節(jié)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技術(shù)熟練、經(jīng)驗豐富,解決問題絲毫不費力。駕輕就熟:趕著輕載的車走在熟悉的路上,比喻對事物熟悉,做起來容易。文中指字體大小的安排、力度輕重的控制與節(jié)奏緩急的把握,用“游刃有余”恰當(dāng)。故選A。
(2)通過分析原句成分可知“可感”“可見”是句子的謂語部分,“不僅在……而且通過……”是修飾謂語的狀語,而此句明顯缺少主語。另外“通過……中也每每可見”一句是“通過……”和“在……中”兩種句式的雜糅。故選C。
(3)所補充句子與上文應(yīng)是因果關(guān)系,“進而”表遞進,“因此”才表因果,故排除A項和B項。從上下文意貫通上看,上文說“筆法既繼承王羲之等前人筆意,又自由不拘”,下文說“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因此應(yīng)先言“端整沉著”,后表“頗具跌宕搖曳之姿”,排除D項。故選C。
12. 【答案】 (1)C ???
(2)A ???
(3)D ???
?
【解析】(1)A項,搭配不當(dāng),“風(fēng)格”與“充實”不搭配。B項,語序不當(dāng),應(yīng)該先“觸摸到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結(jié)”,再“直指世道人心”。D項,“風(fēng)格”與“充實”搭配不當(dāng),且語序不當(dāng)。故選C。
(2)B項,前后主語不一致。C項,強加因果,夸大影響。D項,主客顛倒,前后主語不一致。故選A。
(3)寓教于樂:把宣傳和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滲透到娛樂活動之中。學(xué)以致用:學(xué)習(xí)能應(yīng)用于實際。結(jié)合語境,相應(yīng)空缺處宜用“寓教于樂”。盛極一時:在一個時期之內(nèi)非常興盛。方興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發(fā)展,一時不會終止。結(jié)合語境,相應(yīng)空缺處宜用“方興未艾”。故選D。
?
五、語言表達
13. 【答案】(1)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自、空????????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催
【解析】首先要寫出詩句,然后指出錘煉最好的字。如《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的“自、空”用得很好,“自”和“空”互文,刻畫出一種靜態(tài)和靜境。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意滲進了客觀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nèi)心的憂傷從景物描寫中傳達出來,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
?
六、名著導(dǎo)讀
14. 【答案】(1)一是寶玉會見官僚賈雨村時無精打采,令賈政很不滿意。
二是寶玉與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順王爺,給賈政無端招來政治糾紛。
三是賈環(huán)搬弄是非,污蔑寶玉逼死了金釧兒,寶玉不喜歡讀書,卻愛和丫鬟們廝混,賈政早有不滿,如今三罪一并,便喝令怒打。
(2)天真善良、聰明乖巧;表面溫婉,內(nèi)心熾熱多情。對祖父的依戀與對愛情的真摯期盼。
【解析】(1)《紅樓夢》中寶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個。三個方面挨打的起因,歸結(jié)為一點,就是賈寶玉不愿意走仕途經(jīng)濟的老路。這與賈政望子成龍、重整家業(yè)的期望是背道而馳的。
?
七、作文
15. 【答案】略。
【解析】可以在開頭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可從“為什么要勇敢”“怎樣做到勇敢”入手分析,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對“勇敢”的界定,是“大智大勇”不是“匹夫之勇”。題干要求是議論性短文,注意體現(xiàn)論點、論據(jù)、論證這三要素。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