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第一章綜合測試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個小題,共42分)
1.在捕捉海蜇時,不小心就會被海蜇蜇傷,這是因為( ???)
A.海蜇的觸手上分布著很多刺細胞 B.海蜇發(fā)達的中膠層含有毒素
C.海蜇的傘部有許多刺絲 D.海蜇的口能將人咬傷
2.下列不屬于扁形動物所具有的特點的是( ???)
A.都生活在水中 B.身體呈兩側(cè)對稱
C.有口無肛門 D.身體背腹扁平
3.在蛔蟲的下列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征中,能體現(xiàn)蛔蟲比水螅高等的是( ???)
A.身體細長呈線形 B.具有消化腔 C.體表有角質(zhì)層 D.有口和肛門
4.將蚯蚓分別放在粗糙的紙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蚯蚓在紙上比在玻璃板上運動得快,這主要與蚯蚓的哪一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 ???)
A.肌肉 B.剛毛 C.黏液 D.體節(jié)
5.將河蚌放到50℃左右的溫水中,待貝殼張開以后,會看到一層透明的薄膜,這層薄膜是( ???)
A.貝殼 B.珍珠層 C.外套膜 D.細胞膜
6.“頭上兩根感覺須,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分為頭胸腹,里頭是肉外是骨。”這句話描寫的是哪種動物的特征?(????)
A.蜘蛛 B.蜜蜂 C.蜈蚣 D.蝦
7.下列屬于節(jié)肢動物特征的是(????)
A.身體被毛,用肺呼吸 B.身體由很多體節(jié)構(gòu)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jié)
C.體表具有鱗片,用肺呼吸 D.體表光滑,用皮膚輔助呼吸
8.草魚、揚子鱷、鯨、海豚、金魚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其中用鰓呼吸的是(????)
A.草魚、揚子鱷 B.草魚、金魚 C.揚子鱷、鯨 D.海豚、金魚
9.下列不是蜥蜴比青蛙更適于陸地生活的特點的是(????)
A.四肢短小,在陸地上爬行 B.皮膚干燥、粗糙,有角質(zhì)的細鱗
C.完全用肺呼吸 D.體內(nèi)受精,且卵外有堅韌的卵殼
10.天空中飛翔的蝙蝠和老鷹,有關(guān)它們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能用肺呼吸 B.都能用肺和氣囊呼吸
C.都能用氣管和氣囊呼吸 D.分別用肺、氣囊呼吸
11.圖3中圓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點,重合部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點。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
A.P可以表示用皮膚輔助呼吸 B.Q可以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消費者
C.E可以表示體內(nèi)有脊柱 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陸生動物
12.下列關(guān)于動物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點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鯽魚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游泳時的阻力
B.節(jié)肢動物體表的外骨骼可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
C.家鴿體表的羽毛是其適于飛行最主要的器官
D.兔的牙齒分化,與其植食性生活相適應(yīng)
13.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A.蛇的體表沒有毛,兔子體表被毛 B.蛇沒有四肢,兔子有發(fā)達的四肢
C.蛇是變溫動物,兔子是恒溫動物 D.蛇的身體小,不耐冷;兔子身體大,耐冷
14.某同學(xué)給虎、蛇、鶴、猴、螳螂五種動物進行了分類,你認為下列分類方法不合理的是(????)
A.按有無脊柱分為虎、蛇、鶴、猴與螳螂兩類
B.按體溫是否恒定分為虎、猴、鶴與蛇、螳螂兩類
C.按是胎生還是卵生分為虎、猴與蛇、鶴、螳螂兩類
D.按生活環(huán)境分為虎、猴、鶴與蛇、螳螂兩類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58分)
15.(7分)請將下列動物與其所屬類群用直線連接起來。
A.腔腸動物 a.扇貝
B.軟體動物 b.珊瑚蟲
C.環(huán)節(jié)動物 c.蜘蛛
D.鳥 d.水蛭
E.節(jié)肢動物 e.青蛙
F.兩棲動物 f.黃鸝
G.哺乳動物 g.蝙蝠
16.(14分)長鬃山羊和梅花鹿都屬于哺乳動物,有適應(yīng)陸地生活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點。請你利用所學(xué)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長鬃山羊和梅花鹿的牙齒分化為________和________,消化道上有發(fā)達的盲腸,適于植食性生活。
(2)長鬃山羊和梅花鹿體表被________,有________作用。
(3)長鬃山羊和梅花鹿的體溫不會隨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________動物。
(4)長鬃山羊和梅花鹿有發(fā)達的________和________,能對外界環(huán)境及時作出反應(yīng)。
17.(8分)為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有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下面的實驗:取兩個大小一樣的瓶子,貼上甲、乙標簽。在甲瓶中放入濕潤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經(jīng)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兩瓶中同時放入5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蚯蚓(如圖4所示)。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
(1)_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動逐漸減弱,一段時間后就不動了。
(2)這一實驗說明環(huán)境中的________因素影響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來完成。
(4)在本實驗中設(shè)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
18.(12分)圖5是人們常見的幾種動物,請分析回答問題。
?
(1)若根據(jù)體內(nèi)有沒有由脊椎骨構(gòu)成的脊柱將圖中的動物分成兩組,則與A在同一組的動物有________(用代碼表示)。若根據(jù)生殖方式將圖中的動物分成兩組,則與A在同一組的是________(用代碼表示)。
(2)圖中動物適于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顯區(qū)別。圖中適于陸地生活的C能用________呼吸;適于水陸兩棲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發(fā)達,需要借助________輔助呼吸;適于空中生活的E有與肺相連通的________輔助呼吸。
(3)從運動方式看,圖中C和E都適于空中飛行,試寫出它們的翅適于飛行的共同特點。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兩點)。
19.(17分)小明是個善于思考的同學(xué),他在家中觀察飼養(yǎng)的金魚時,想到一個問題:“水溫對金魚的呼吸頻率有沒有影響?”為探究這一問題,他設(shè)計了如下方案,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
|
燒杯①
|
燒杯②
|
燒杯③
|
燒杯④
|
燒杯⑤
|
燒杯⑥
|
1
|
各加入1?000毫升溫水,一條相同狀況的金魚,測量并記錄水溫
|
2
|
一段時間后,同時觀察并記錄各燒杯中金魚的呼吸次數(shù)
|
3
|
①②各加入適量熱水使水溫均升高10℃
|
③④均用水浴鍋隔水加熱使水溫升高10℃
|
⑤⑥不做任何處理
|
4
|
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各燒杯中金魚的呼吸次數(shù),分析得出結(jié)論
|
(1)該探究活動的實驗變量是________。
(2)如果你做這個實驗,你將根據(jù)什么判斷金魚的呼吸次數(shù)?________。
(3)小明在步驟3的設(shè)計中,對每種情況的操作均同時設(shè)置了兩個重復(fù)組,其目的是________,提高實驗的可信度。燒杯①②和燒杯③④兩組設(shè)計中,哪組更科學(xué),更嚴謹?________。試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jié)合本實驗,你推測金魚吞入的水從鰓流出時,其成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單元第一章綜合測試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A
【解析】海蜇屬于腔腸動物,其觸手上分布著很多刺細胞,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在觸手處尤其多。
2.【答案】A
【解析】有些扁形動物生活在水中,營自由生活,如渦蟲,大部分扁形動物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nèi)。
3.【答案】D
【解析】蛔蟲屬于線形動物,在進化上比腔腸動物高等,它具有口和肛門,腔腸動物只有口沒有肛門。
4.【答案】B
【解析】剛毛固定、支撐身體并協(xié)助完成運動,由于光滑的玻璃板摩擦力小,剛毛無法固定和支撐身體,因此運動較慢。
5.【答案】C
【解析】在河蚌貝殼內(nèi)部貼著一層柔軟的膜,是外套膜,它包裹著整個內(nèi)臟團。
6.【答案】B
【解析】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具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能夠飛行,體表具有外骨骼。蜜蜂屬于昆蟲,蜘蛛、蜈蚣和蝦都不屬于昆蟲。
7.【答案】B
【解析】A項是哺乳動物的特征,B項是節(jié)肢動物的特征,C項是某些爬行動物的特征,D項是兩棲動物的特征。
8.【答案】B
【解析】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鯨、海豚屬于哺乳動物,它們都用肺呼吸。草魚、金魚屬于魚,均用鰓呼吸。
9.【答案】A
【解析】蜥蜴皮膚干燥、粗糙,有角質(zhì)的細鱗,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肺發(fā)達,氣體交換能力強,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滿足蜥蜴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生殖和發(fā)育擺脫水的限制,適于陸地生活。
10.【答案】A
【解析】蝙蝠和老鷹都能在空中飛行,但不同類。蝙蝠是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用肺呼吸;老鷹是卵生,屬于鳥,用肺呼吸,有氣囊,能儲存空氣,輔助肺完成呼吸。可見A項符合題意。
11.【答案】A
【解析】青蛙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而蝗蟲用氣管呼吸,所以A項錯誤。青蛙、蝗蟲和家兔都屬于動物,細胞中沒有葉綠體,生活方式為異養(yǎng),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中屬于消費者,所以B項正確。青蛙和家兔都是脊椎動物,體內(nèi)有脊柱,所以C項正確。家兔和蝗蟲都生活在陸地上,具有適應(yīng)陸地生活的結(jié)構(gòu)特點,都是真正的陸生動物,所以D項正確。
12.【答案】C
【解析】鳥的前肢變成翼,是飛行的器官,翼被覆羽毛。因此,說羽毛是適于飛行的主要器官是錯誤的。
13.【答案】C
【解析】兔屬于哺乳動物,它的體表被毛,血液循環(huán)路線有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兩條,體內(nèi)有良好的產(chǎn)熱和散熱的結(jié)構(gòu),所以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恒溫動物,沒有冬眠現(xiàn)象;而蛇屬于爬行動物,它的體溫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寒冷冬季,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很低,蛇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避免凍傷凍死,有冬眠現(xiàn)象。
14.【答案】D
【解析】根據(jù)動物體內(nèi)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螳螂的體內(nèi)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虎、蛇、鶴、猴的體內(nèi)都有脊柱,都屬于脊椎動物;按體溫是否恒定可以把動物分成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虎、猴、鶴的體溫恒定,屬于恒溫動物,蛇、螳螂的體溫不恒定,屬于變溫動物;按照生殖方式可以把動物分為胎生和卵生,虎、猴都是哺乳動物,是胎生,蛇、鶴、螳螂都是產(chǎn)卵生殖,即卵生;虎、猴、鶴、蛇、螳螂都能生活在陸地上,不能按生活環(huán)境來分類。
二、
15.【答案】A—b ???B—a ???C—d ???D—f ???E—c ???F—e ???G—g
16.【答案】(1)門齒????臼齒
(2)毛????保溫
(3)恒溫
(4)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覺器官
17.【答案】(1)乙
(2)濕度
(3)濕潤的體壁
(4)對照
【解析】蚯蚓依靠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在烘干的土壤中,蚯蚓不能保持體表濕潤,無法正常呼吸,蠕動會逐漸減弱,最終死亡。甲、乙兩瓶中分別放入了濕潤和烘干的土壤,變量是有無水分,因此探究的是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甲瓶起對照作用。
18.【答案】(1)B、D、E ???C、D、E
(2)氣管????皮膚????氣囊
(3)大、薄、輕(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說法亦可)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動物的生殖、運動、分類等特征。
(1)根據(jù)動物體內(nèi)有無脊柱,可將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題圖中無脊椎動物只有蝗蟲,而脊椎動物有青蛙、魚、鳥、兔子。根據(jù)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將動物分為卵生和胎生兩種,題圖中卵生的動物有青蛙、蝗蟲、魚、鳥;胎生的動物只有哺乳動物——兔子。
(2)各種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都形成了各自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生活習(xí)性?;认x適于陸地生活,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用氣管呼吸;兩棲動物的代表——青蛙,其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鳥適于空中飛行,為了滿足飛行過程中高能量的消耗,及時補充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氣,鳥有與肺相連通的氣囊,可輔助呼吸。
(3)從運動方式來看,蝗蟲和鳥都適于空中飛行,且有適于飛行的器官——翅,其特點是展開表面積大,質(zhì)薄而輕。
19.【答案】(1)水溫
(2)根據(jù)金魚的鰓蓋張開與閉合的次數(shù)(或金魚張口吞水的次數(shù))
(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燒杯③④ ???燒杯①②????由于加入熱水增加了變量,導(dǎo)致變量不唯一(只要意思對即可)
(4)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
【解析】本題結(jié)合對照實驗的設(shè)計來考查魚的呼吸過程。
(1)通過對“水溫對金魚的呼吸頻率有沒有影響?”這個問題的實驗探究可以得出該探究活動的變量是水溫。
(2)魚用鰓呼吸,鰓內(nèi)含豐富的血管,每一片鰓由多而細的鰓絲構(gòu)成,在水中會展開,擴大與水的接觸面積,當(dāng)水從金魚口流入鰓時,水中的氧氣會進入血管中,二氧化碳會被排放到水中,所以可以通過計算金魚鰓蓋的張開與閉合的次數(shù)來計算其呼吸頻率,也可以通過計算金魚張口吞水的次數(shù)來計算其呼吸頻率。
(3)實驗中設(shè)置重復(fù)組的目的是為了減小誤差,避免偶然性。燒杯①②和③④兩組實驗設(shè)計中,燒杯③④更科學(xué)、嚴謹,因為燒杯③④與對照組⑤⑥只有一個變量,而燒杯①②由于添加了熱水,使變量增加,實驗不再是唯一變量。
(4)當(dāng)水從金魚口流入鰓時,水中的氧氣會進入鰓內(nèi)的毛細血管中,而二氧化碳會從毛細血管排放到水中,所以金魚吞入的水從鰓蓋流出時,水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