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初高中下周就要期末考試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備戰(zhàn)“雙減”之后的第一次大考的戰(zhàn)略技巧。
一共有七條,前三條是戰(zhàn)略層面的,后四條是戰(zhàn)術(shù)層面的。
01
學得好和考得好其實是兩回事
期末備戰(zhàn)的最后時段,一周的時間備考5-9門科目,試圖花時間復習一輪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如果有些知識一個學期還沒有學會,或是學得似是而非,就不要指望用最后一周的時間學會了。
即使你覺得經(jīng)過復習,似乎掌握了那些知識,也只是了解了皮毛,遇到稍微變通一點的題,還是會做不出來,或者做錯。
因此,在最后半個月,特別是最后一周,就不要學習新的內(nèi)容,或者復習那些自己難以掌握的內(nèi)容。
對自己一學期的學習情況和水平要有正確的認識,特別要戒除貪欲。
很多人學的時候沒有鉆研進去,指望最后出現(xiàn)奇跡,這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段時間要保障的,就是發(fā)揮出水平。
如果你平時的水平是80分,期末能發(fā)揮出80分就不錯了,雖然你可能偶爾考到85分,但是千萬不要對這種偶然的超水平發(fā)揮抱有希望。
80分的人,非想要發(fā)揮到85分,就如同能夠挑100斤擔子的人,非要挑120斤的擔子一樣,除了把自己的身體壓垮,沒有半點好處。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是90分的水平,考試大概發(fā)揮80%~85%,就算正常發(fā)揮了。
因此到了考試的時候我就認命,能考多少是多少。
從我在過去幾十年見到的考試情況,除了個別的特例,大部分人都是原來什么水平,最后還是什么水平,不會好到哪里。
但是如果發(fā)揮不好,80分水平的人考成70分,可是大概率事件。
結(jié)合這兩條,最后這段時間的策略就是爭取考好試,發(fā)揮出正常水平。
02
制定合適的得分戰(zhàn)略,保住西瓜
任何考試都有很多送分的題目,對于不同水平的人,送分的題目數(shù)量會有差別。
對學霸來講,90%都是送分題,對普通學生來講只有60%是送分題。
但是不論自己是什么水平,那些送分題都是應(yīng)該得到的西瓜,必須要100%地保住。保住95%,甚至99%都是不夠的。
送分題丟分,自己要感到丟臉才對。
很多人送分的題目丟分了,然后簡單地歸因于粗心。
將原因歸結(jié)到粗心是一種極不負責任,又非常愚笨的想法。
粗心的背后有很深層次的原因,不理解這一點的話,不僅一輩子考試考不好,工作也做不好。
具體到考試,粗心的原因包括這樣幾個:
a. 基本內(nèi)容看似簡單,其實根本沒有掌握好。因此,趁著最后一周的復習時間,趕快把這些內(nèi)容補一補。
b. 題目本身就看錯了或者理解錯了。很多學生看題目時不上心,想當然,按照自己的先入為主的理解去做,而不是按照它的含義去做。
c. 做題方式不對,這一點我們在下面講戰(zhàn)術(shù)時仔細講。
保住了送分題,就保住了根本。
接下來的問題,又分為兩類,一類是認真做能做出來的,另一類是怎么做也做不出來的。
對于大部分人,最后一類問題就不要花時間做了,爭取把努力一下能做出來的做好。
當然,對于那些力爭滿分的學優(yōu)生,目標是一分不丟,就不能放棄任何題目了。
但是,學優(yōu)們也應(yīng)該知道,雖然丟分常常是最后1-2道難題,但是前面容易的題不小心丟分的情況也是有的。
對于絕大部分每次考不了滿分的同學,反正每次總要丟分,就不要試圖去做出所有的題目了。
03
各科都要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分配策略
雖然平時學習時,要把每門課學好,但是在最后復習時,只能是哪門課容易突擊得分,就把時間花在哪門課上,而不是簡單地在成績不好的課上多花時間。
舉個例子,有些學生在物理學習上花了不少時間,但還是學不好。
如果期末復習把主要時間放在根本沒學明白的電磁上,可能的收獲可能僅僅是,考試碰到原題會做,題目換了馬甲,仍舊不會。而且,其它需要記背的科目,因為根本沒時間背,也得了很低的分數(shù)。
此時,建議把物理該得的基本分得到就好了,把時間省下來提高其他課程得分吧。
04
做題時要有一個好的習慣
我批改考卷時發(fā)現(xiàn),有些試卷涂得亂七八糟,最后題也沒做對。
即使我有心花時間讀他的解答,給他部分分數(shù),也未必能找到頭緒。
答題寫得亂七八糟,有些時候是做題人自己思路混亂,但很多時候是著急,平時養(yǎng)成的壞習慣。
這種著急的做法會害了自己,考試時會把本來能做好的題目做錯。
大考前最后這一周,如果做題習慣不好,不妨改一改。
很容易多出十來分,比怎么辛苦復習都管用。
05
考試時不要戀戰(zhàn)
雖然大部分考試卷子是從易到難,但是每個人對各部分內(nèi)容掌握的熟練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中間卡殼是常有的事情。
遇到中間卡殼的情況,堅決跳過去。
很多人,特別是好學生,總希望自己做題一帆風順,中間每一個問題都能夠經(jīng)過思考而解決,一口氣做到最后。但是,再好的學生也難免有遇到麻煩的時候。
我自己高考時就遇到那種情況。
我那次數(shù)學考得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唯一考得不好的科目。
那次雖然題目有些難,但戰(zhàn)略上的失誤是真正導致我考得很差的原因。
我的數(shù)學高中三年一直非常棒,而且我還是數(shù)學競賽生,因此我覺得,高考數(shù)學題不可能出我做不出來的題。
但是這件事偏偏發(fā)生了,而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試圖解決一道卡殼的題目。
最終的結(jié)果是讓我沒有時間完成后面容易的題目,最后發(fā)揮非常失常。
從此以后,我考試從來沒有再戀戰(zhàn)過。因此,也就沒有再出現(xiàn)發(fā)揮非常失常的時候。
很多時候,一個正確的目標設(shè)定很重要,而好的戰(zhàn)略則是圍繞這個合理的目標制定的。
06
理科考試要檢查
對于理科考試,要解決所謂粗心的問題,下面三點很重要:
1. 第一遍做完后,檢查的時候不能簡單地按照做題的思路再來,這樣會陷入慣性思維。
第一遍如果做錯了,檢查時用同樣的方法發(fā)現(xiàn)錯誤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人會有先入之見。
最好的方法是交叉驗證。
比如解方程,得到解之后,一定要帶回去驗證,不要看著自己的步驟再解一遍。
2. 每一步都要問一下寫的那些東西是從哪里來的。
有的人做物理題,前面寫的是25,后面抄著抄著就抄成了23。
寫23時,要問問自己這個數(shù)是從哪里抄來的。
還有的人一著急會寫出2+3=8,看到8,要問問它是從哪兒來的。
3. 采用常識判斷。
有的人解三角形的三條邊,算出來是4、5、10,然后就交卷了。
得到這種答案,要問問自己這樣三個長度的邊能否構(gòu)成三角形(兩邊之和必須大于第三邊)。
07
文科如果答不上來怎么辦
不少學生在做文科答題時,喜歡密密麻麻地碼字,認為看在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老師會給自己一些辛苦分。
但是,答題天馬行空,車轱轆話來回說,不簡明扼要,沒有編號,沒有邏輯順序,沒有分門別類,那么你寫得越多,說明你心里越?jīng)]底,說明你腦子里一團漿糊。更糟糕的是,讓老師從一堆字里耐心挑出得分點,實在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有一位高考閱卷組的負責人說過這樣的話,文科的問答題,完全根據(jù)要點給分,要點丟掉了,回答再長也沒有用。
為了追求高分,與其密密麻麻寫“論文”,不如整理好思路后羅列出幾個要點。
最后還有一條建議,最后這一段時間,要維持日常的生活習慣。
雖然我們都說考前要放松,但如果你是一個每天學習都很緊張,而且形成了自己節(jié)奏的人,不妨繼續(xù)這么做。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到了最后,給孩子一些特別的關(guān)注。
比如,晚上出去遛彎的不去了,呆在家里看著孩子復習;平時晚上不給孩子加餐,考前每晚給孩子燉補品,撐得孩子晚上睡不好覺。
這種所謂做好孩子后勤工作的做法,除了給孩子增加壓力,沒有半點好處。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