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考試必考的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設(shè)問、反問、對偶、借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 一講解。
比喻(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多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須具備的三個要素
(1)本體: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體:即用來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詞:用來表示比喻關(guān)系的詞。常見的比喻詞主要有“像、似、仿佛、猶如、是、成了、變成”等。
(三)如何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雖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詞,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斷句子是否有三個要素以外,還要重點注意:(1)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2)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四)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叮ü鹆稚剿?/span>(2)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睹利惖男∨d安嶺》
擬人說到擬人,應(yīng)先了解一下比擬,比擬就是根據(jù)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前者叫做擬人,后兩者叫做擬物。
小學(xué)階段主要掌握擬人的修辭方法。
(一)什么是擬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動作。
(二)判斷要點: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三)擬人的作用把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事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四)典型例句(1)風(fēng)兒輕輕地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舞蹈。
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意義相近、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gòu)成。
(二)判斷要點排比的特點明顯,句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短語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說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說:“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尖。大王怎么說沒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
夸張(一)什么是夸張夸張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縮小。
(二)夸張的種類
(1)擴大夸張對事物形狀、性質(zhì)、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2)縮小夸張對事物形象、性質(zhì)、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塊天地。
(3)超前夸張把后出現(xiàn)的說成先出現(xiàn),把先出現(xiàn)的說成后出現(xiàn)。如: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三)夸張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質(zhì),烘托氣氛,給人啟示,加強渲染力,引發(fā)聯(lián)想。
(四)例句(1)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幾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設(shè)問(一)什么是設(shè)問說話、寫文章時,為了強調(diào)自己的看法或結(jié)論,有時先提一個問題,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
(二)判斷要點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三)設(shè)問的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nèi)容。
(四)例句1、她敢從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反問(一)什么是反問反問就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中。疑問句是四種語句中的一種(其他三種是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
(二)反問的作用反問表達的意思更堅定,使讀者確信無疑,毫無辯駁、懷疑的余地,進而達到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三)例句(1)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2)難道沒有應(yīng)該責備的地方嗎?
對偶(一)什么是對偶對偶又叫對仗,是一種結(jié)構(gòu)相同、字數(shù)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二)判斷要點結(jié)構(gòu)相同、字數(shù)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三)對偶的作用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于記憶。
(四)例句(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lián)系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二)判斷要點用相關(guān)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guān)點。
(三)典型句子(1)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lǐng)巾,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2)幾十把雪亮的刺刀闖進來。
練習(xí)題
一、判斷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
2、看他的樣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飛來飛去,小貓就像沒看見似的。(?)
4、真的,再沒有像馬一樣忠實的朋友了。(?)
5、舊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
6、我們要像孔繁森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鋪上了一塊綠地毯。(?)
8、她長得很像我鄰居的小妹妹。(?)
9、天無邊無垠的,幾朵絨毛似的白云輕輕地掠過去。(?)
10、這個地方我似乎已到過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14、敵人用了燃燒彈,邱少云周圍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別使用什么修辭手法,填在括號內(nèi)。1、豆大點的人也想造反。(?????)2、春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3、學(xué)習(xí)如鉆探石油,鉆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5、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錯呢?(??????)6、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兒在歡笑,鳥兒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8、老師是園丁,我們是花朵。( ? ? )9、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1、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師像一把火炬,時刻把光明灑向人間,讓自己的生命燃燒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縫紉鳥的窩是一種精致的工藝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待檢閱的依仗隊,整整齊齊地站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鮮紅的隊旗像燃燒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屑似的雪末隨風(fēng)飄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這孩子簡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寫句子。1、站在山頭遠遠看去,村邊那條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改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輪明月。(改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風(fēng)吹翠竹,颯颯作響。(改為擬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嘩嘩地流著。(改為擬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風(fēng)吹到臉上很痛。(改為夸張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樹上的小鳥在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 ________(改為擬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著變幻莫測的云朵打扮著藍色的天幕,一會兒飄來了 ?。灰粫号軄砹恕 ?;一會兒 。(排比句)
8、考場上靜得很。(改為夸張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為擬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說說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在括號里寫出一到兩種。1、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 )
2、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可愛的嗎?( )
3、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狂風(fēng)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滅絕它;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 ?。?br />
4、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漸漸的,天邊的魚肚白變成了淡色,好像人們喝了一點酒,臉上呈現(xiàn)出紅暈一樣。( )?
參考答案:一、1、4、5、7、9、11、14是比喻句。13是擬人。二、1、夸張 2、擬人 3、比喻 4、排比 5、反問 6、夸張 7、擬人、排比 8、比喻、排比 9、比喻三、1、把水比作翡翠,或用翡翠比喻水?????????2、把老師比喻成火炬,或用火炬比喻老師?3、把縫紉鳥的窩比作工藝品,或用工藝品比喻縫紉鳥的窩4、把玉蘭花燈柱比喻成儀仗隊,或用儀仗隊比喻玉蘭花燈柱5、把隊旗比喻成火焰,或用火焰比喻隊旗6、把雪比喻成玉屑,或用(????????)?比喻(???????)??7、把孩子比喻成泥猴,或用(???????)?比喻(???????)四、略。要與相同特征。
五、1、比喻??2、反問???3、排比、擬人????4、比喻、擬人????5、比喻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