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qū)2018學年第二學期教學質量檢測
高二語文試卷?2019.06
一、積累應用
1.按要求填空。(5分)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
(2)韓愈作《師說》送給李蟠,是因為李蟠雖然只有十七歲就“能行古道”“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還因為李蟠愿意向韓愈學習,即“?????????????,?????????????”。
(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賈誼《過秦論》)
2.按要求選擇。(3分)
同等質量下,不同的人工增甜劑的混合物和單一的人工增甜劑的增甜強度一樣。當用來使食物變甜時,增甜劑的混合物降低了消費者撮入過量的單一增甜劑的可能性。因此,應該使用混合的而不是單一的人工增甜劑,因為混合物更健康,而且有同樣的效果。
如果上述論證成立,必須以下列( ???)項假設為前提。
A.當混合物中的不同人工增甜劑一起被消化時,不會產生交叉作用以至于對健康有害。
B.不同的人工增甜劑一起用于食物,不會比單獨使用其中一種給食物帶來更好的味道。
C.任何人工增甜劑所給定的日攝入量都是保守數字,即使超過這一數字也不會有危險。
D.飲食中用人工增甜劑代替食糖的消費者通常會記錄他們每日對不同增甜劑的攝入量。
E.過量攝入任何單一的人工增甜劑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不能通過以后減少攝入量來消除。 ?
二、閱讀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7題。(14分) ?
生活、修養(yǎng)與治學之關系(節(jié)選) ??嚴耕望
開闊胸襟
①近代人提起治史,總說要客觀。事實上,絕對客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只是總應該向這方面去做,做到盡可能的客觀。而客觀的前提條件是要有開闊的胸襟。有了開闊的胸襟,才能容納眾說,至少能容忍眾說,包括各種理論與個別問題的各種異見;乃至對于他人成就的態(tài)度,也當如此。
②就個別問題的異見而言,各人看法不同,也必各有其相當理據,何妨多方取攝,作參考之用。就理論而言,各種理論都非十全十美,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但一種理論若果已能成立,為一部分學人所尊奉,這種理論也必有相當的真實性與可用性,我們絕不能采取輕蔑甚至排斥的態(tài)度,一棍子打死;反之要采取容受的態(tài)度,在某一種情況下,或許有其用處。只是此種理論亦必有其局限性,不能無條件的遵用,以為不二法門的神圣法寶。其他任何理論也都是如此,不能蔑視它,也不能迷信其有無邊的法力。
③就對于他人成就的態(tài)度來說,無論對任何人的工作都當予以尊重,不能因為自己不欣賞,無興趣,甚至自己不懂,而看低他人工作的成就,甚至加以否定;那是專制自隘的態(tài)度與思想,不但是品德做人方面的缺點,只就做學問而言,一有此種態(tài)度,就很難步入博大之路,甚至愈走路子愈狹,終至逼處一隅,自我陶醉而已。不過反過來說,對于他人的成就——不論古人或今人——也只能采取尊重的態(tài)度,乃至佩服采用,但不能崇拜。一有崇拜心理,便易步入迷信,失去理智的判斷與采擇,那也是專制狹隘思想的根源,使自己心思不能更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樣對于各種理論、各種異見,以及各種學問領域,無所不能容,無所不涵蓋,則自己治學才能不自隘,不自滿,無止境的向前發(fā)展下去。此所謂“有容乃大”,亦“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之意。
□□□□
①對外要開闊胸襟,迎接萬千;對內則當戒除執(zhí)著,免得陷于拘泥不化。
②做事做學問都不能不有相當固執(zhí),但也要得中庸之道,不能過分固執(zhí)有拘泥執(zhí)著之病。不過我所說的“固執(zhí)”與“執(zhí)著”只是一種性格的兩個階段,很難指出其分野:要在各人自己體察,“允執(zhí)厥中”。即固執(zhí)應適可而止,不要過分;也可說是能抓得緊,也能放得開;也就是堅守一定的原則,應因現實情況靈活運用,不要死執(zhí)一點,不能隨宜變化。這對于治學大有關系,相信做事也當如此。但所謂固執(zhí)而不過分,抓得緊,放得開,堅守原則,靈活運用,仍非具體,今姑舉一事以例之。
③我在武漢大學讀書時,于同學中最佩服好友某君。他的天分努力皆在我之上,所以論成績,尤其國文書法都較我為優(yōu),我寫文章一定要先請他看過;只是社會科學知識,我有一日之長。在當時,兩人同讀《史記》,他于書眉用蠅頭小字節(jié)錄名家評語殆遍;我雖也相當用功,但遠不如他的精勤。同讀《漢書·地理志》,他能幾于成誦;我記憶力特差,只略識各郡縣約在何方位而已。同摩繪楊守敬《水經注圖》,他筆筆依循不茍;我則大致規(guī)摩而已,以為細節(jié)處,楊氏亦只以意為之,無所依據。課堂筆記,他書寫快捷,故極完備,我則斷續(xù)不能全。由此可見兩人天分勤力,都頗有差距。畢業(yè)后,賓四師約我到成都齊魯國學研究所繼續(xù)學業(yè),第二學期他也到齊魯。一日我與賓四師談到他,深佩其學業(yè),而師則謂彼之前途不如我,令我深感詫異。請其故,師謂其稟性執(zhí)著。當時我尚以為疑。不數年,我的工作愈做愈起勁,而他似顯諸路不通,無可表現,始服賓師之有遠見。感謝關注“沈姐的語文課堂”微信公眾號!再回憶大學時代,兩人同習太極拳,我很快即能略得其形似,而他的拳腳伸出始終強勁如少林,教師糾正,亦不能改。此正見個性之差異,表現于動作行事之不同。大約他能剛而不能柔,能認真而不能回環(huán)有彈性。也可說,能抓得緊,但不能放得開;用于治學,易執(zhí)著,不能靈活通變,終至四處阻塞,興味索然,無可發(fā)揮,殊為可惜?!^此一例,性情執(zhí)著之征候略可知曉,足為警戒!
3.《開闊胸襟》第①段中加點詞“容納”在文中是指??(1) ?,(1),“容忍”指??(2) ?(2)。(3分)
4.分析《開闊胸襟》第②段與第③段之間的關系。(2分)
????????????????????????????????????????????????????????????????????????????????
????????????????????????????????????????????????????????????????????????????????
5.對第二個文段第③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運用武漢大學同學某君的例子,意在證實性情過于執(zhí)著對做學問的負面影響。
B.同學某君連打太極拳也打得像少林拳,說明此人行事強勁,不知回環(huán)有彈性。
C.某君早年用功甚勤,按理應有巨大成就;但終至于平平,說明還是天賦有限。
D.“我”對某君深為佩服,賓四先生對其學術前途不看好,說明先生更有遠見。
6.第二篇短文的小標題可以概括為 □□□□(3分)
7.本文標題為“生活、修養(yǎng)與治學之關系”,分析節(jié)選的這兩段文字是怎樣表現個人修養(yǎng)與治學關系的。(4分)
????????????????????????????????????????????????????????????????????????????????
????????????????????????????????????????????????????????????????????????????????
????????????????????????????????????????????????????????????????????????????????
?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8-10題。(8分)
風入松 ?雨夜有感??
(清)史承謙
停橈①又唱渡江吟,薄暑未相侵。頻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書淫②。白發(fā)新添幾許,青衫已誤而今。
蕭蕭瑟瑟響亭林,悶擁薄羅衾。明知不是秋涼雨,卻先攙③、無限愁心。誰共西窗剪燭,花宮④清漏沉沉。
[注]①橈:船槳。 ②酒圣:泛稱嗜酒者。書淫:泛稱嗜學者。③攙:混合。④花宮:指寺廟。
8.下列關于本詩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風入松”是本詞的詞牌名,“雨夜有感”是本詞的題目。
B.“頻年”句是詞人自我追問,“任人”句顯示其放浪形骸。
C.“白發(fā)新添”“青衫已誤”二句,是詞人不無沮喪的自憐。
D.對漂泊的詞人來說,一場夏夜雨讓他塵慮全消,無比歡快。
9.以下對語言風格的評價適用于本詞的一項是( ??)。(2分)
??A.慷慨悲壯 ????B.平易自然 ????C.婉約清麗 ???D.豪放沉雄
10.賞析“誰共西窗剪燭,花宮清漏沉沉”兩句。(3分)
????????????????????????????????????????????????????????????????????????????????
????????????????????????????????????????????????????????????????????????????????
?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11-16題。(18分) ?
石鐘山記?
蘇軾
①《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②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1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微風鼓浪 ( ????????) ?????????(2)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 ????????)
12. 下列兩小題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2分)
(1)汝識之乎( ???)
A.知道 ?????B.認識 ?????C. 記住 ????D.標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 ???)
A.粗劣 ?????B.淺陋 ?????C. 狹小 ????D.輕視
13.對畫浪線句進行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D.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14.將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
????????????????????????????????????????????????????????????????????????????????
????????????????????????????????????????????????????????????????????????????????
15.按照“二疑”“二笑”“一悟”等關鍵詞梳理本文,將括號中的內容補充完整。(2分)
“二疑”
?
|
( ??①【引用原文的話作答】?????)。 ????——酈道元之說
|
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自以為得之矣?!畈持f
|
?
“二笑”
|
余固笑而不信也?!耙恍Α彼律S意求證,與酈道元描述不符,不足為據。
|
因笑謂邁曰——“二笑”( ?②[用自己的話概述] ??)。
|
“一悟”
|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
16.俞樾到石鐘山經過周密考察,認為石鐘山的命名主要是“形”,“全山皆空,如鐘覆地”。今人多認為石鐘山命名,“形”與“聲”都是其因素。請據此評價本文的價值。(4分)
????????????????????????????????????????????????????????????????????????????????
????????????????????????????????????????????????????????????????????????????????
????????????????????????????????????????????????????????????????????????????????
?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2分)
陳氏藏書樓記???????????
[清]姚鼐
①士大夫好古能聚書籍者多£,而傳守至久遠者蓋少。惟鄞范氏天一閣書,自明至今,最多歷年歲。國家修四庫書,取資范氏,以助中秘之藏,海內稱盛焉。余家近合肥,聞合肥龔芝麓尚書所藏書亦至今未失,其家專以一樓庋之①,命一子弟賢者專司其事,借讀入出,必有簿籍,故其存也獲久。聞范氏之家法,蓋亦略與同焉。夫一人之心,視其子孫皆一也,而子孫輒好分異,以書籍與田宅奴仆資生之具同析之②,至有恐其不均,剪割書畫古跡者,聞之使人悲恨。然則藏書非必不可久,抑其子孫之賢不異也③。
②新城陳凝齋先生,嘗購書萬卷。其后諸子為專作樓,以貯手澤④;樓旁即為子孫讀書之舍。今其仲子約堂太守,又慮歲久而后人或有變也,乃摹凝齋先生之像于石,而奉之于樓下,使后人一至其樓前,而愴然思,惕然悚⑤,愈久而不敢不敬守也。以余少獲奉見凝齋先生,乃以拓本寄余,且命為樓記。余于先生后裔又識數人,皆賢雋也,而約堂用意又是如是之至⑥。
????????????????????????????????????????????????????????????????????????????????
(《惜抱軒文集》卷十四)
[注]①庋:收藏。 ②析:分解,分割。③抑:表轉折,意思是“僅在于”。不異:團結一致。④手澤:原指先人手汗,后借指先人遺物,這里指先人留下的圖書。 ⑤愴然:悲傷的樣子。惕然:敬畏的樣子。悚:恐懼。⑥如是之至:如此周到。
17.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也 B.矣 ?????C.哉 ?????D.焉
18.對第①段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范欽的天一藏書樓和合肥龔芝麓專以一樓藏書為例,說明歷代藏書之不易。
B.“夫一人之心,視其子孫皆一也”是說藏書家把自己的念頭強加到子孫身上。
C.子孫繁衍分家析產,出現“恐其不均,剪割書畫古跡”的事,此乃藏書大忌。
D.家族藏書能否持久主要看子孫后代是否賢能,在藏書事業(yè)上是不是團結一心。
19.對第②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陳凝齋藏書萬卷,其子蓋樓貯之,子孫讀書在旁,詩書傳家,令人稱羨。
B.陳約堂在藏書樓旁立了父親的石像,意在告誡后世子孫要堅定藏書事業(yè)。
C.作者與陳氏世代有交往,現在受陳凝齋之約,為其藏書樓寫下了這篇記。
D.本段寫建樓、立石像始末,以及與陳氏家族的交情,敘事抒情渾然一體。 ???
20.原文末尾的橫線上有四個句子,它們合理的排序是( ??)。(3分)
①必有屈指及新城陳氏者矣 ??②數海內藏書家 ??③吾安得不樂而為之記也 ??
④然則百年之后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21.珍惜文化典籍是優(yōu)良傳統(tǒng),僅憑家族之力的藏書尤其可貴;但祖上之心未必是子孫之心,如何讓藏書盛業(yè)傳承下去?在本文基礎上,結合你的見聞和思考,請?zhí)岢鲆粭l建議。(2分)
????????????????????????????????????????????????????????????????????????????????
????????????????????????????????????????????????????????????????????????????????
三、寫作 40分
22.根據下面材料的內容,確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有人說,人們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有多大,應該得到的酬勞就有多大。
也有人說,這將意味著那些用低等技術或靠體能完成任務的人將會得到更大的獎勵。
?
?
?
?
?
?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9-6-12
1.(5分)(1)用心躁也 荀子(2)不拘于時,學于余 (3)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3分)A
?
3.(3分)對他人學術觀點,能包容且接受;(2分)
雖不贊同他人觀點,但對其觀點持寬容忍耐態(tài)度。(1分)
4.(2分)兩段論述的核心是“包容”:第②段討論對他人理論當包容(不蔑視排斥,也不奉為至尊);第③段討論對他人成就當尊重包容(不低看否定,也不迷信崇拜)。接納他人成就比包容他人理論觀點更難做到,第③段將“包容”的態(tài)度更推進了一層。(概括觀點1分,講清楚觀點之間的關系1分)
5.(2分)C
6.(3分)戒除執(zhí)著
7.節(jié)選的兩段文字主要討論的是個人修養(yǎng)與治學的關系。(4分)
第一段文字討論對別人的理論和成就要尊重、包容,胸襟開闊(修養(yǎng)),有利于自己的學問發(fā)展(治學);第二段文字是從性格角度強調不宜過于執(zhí)著(修養(yǎng)),要堅守原則靈活運用,才能在學問上不斷進益(治學)。
本題要答出修養(yǎng)與治學的關系。
8.(3分)D???9.(2分)C
10.(3分)化用李商隱“誰當共剪西窗燭”詩意,以寺廟深夜沉沉更漏聲,盡寫詞人老年漂泊、孤苦無依的現實處境。?(每點1分)
?
11.(2分)(1)振動 (2)往,到
12.(2分)(1)A ???(2) B
13.(2分) C
14.(6分)士大夫們始終不肯在夜里把小船停泊在絕壁之下,所以沒有人知道這石鐘的真相;漁工水師雖然知道石鐘真相卻不能說出來;這就是世上關于石鐘山得名的緣由不能留傳下來的原因。(“以”“泊”“莫”“言”“所以”,判斷句式“此……也”)
15.(2分)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1分)
為自己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而快慰(1分)
16.(4分)本文不是科學論文,而是散文,(1分)它的寫作意圖不在于石鐘山到底因何而命名,而是要說明“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道理。(2分)作者不畏艱難、實地考察、尋根究底的精神值得推崇。(1分)?
?
17.(1分)B
18.(3分)B(以自己藏書的心思和追求揣度子孫,“強加”一說不妥)
19.(3分)C(應為受陳約堂之約。作者認識陳凝齋,所以陳的次子約堂請作者為之做記)
20.(3分)A
21.(2分)示例一:家族有恰當的產業(yè)提供持續(xù)的財源,子孫能用產業(yè)支持藏書事業(yè)發(fā)展;
示例二:子孫未必愿意繼承祖業(yè)時,可以讓其他家族、社會組織等介入,不必限于某一家族的藏書印記,要保持的是藏書事業(yè)的持續(xù)。
(評分建議:所提意見合理、可操作即可;重復本文的建議,如“子孫團結一心”“子孫賢能,熱愛藏書事業(yè)”,不給分)
22.(40分)參照2018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評分建議:①從29分切入。②文章須在原材料提出的兩種觀點之上立論,只討論其中一種觀點完全不涉及另一種觀點的文章,最高不超過24分。)
?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